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科普 / 正文

中暑的症状拉肚子怎么办

中暑的症状拉肚子怎么办

中暑的症状拉肚子怎么办

到了炎热的夏天经常外出的人就会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中暑会引起呕吐,头晕,拉肚子的症状,要及时远离高温环境,多喝含盐的饮料,多喝水,夏天外出前要做好防护工作。夏天气温高,当体内的产热与散热失衡的时候就会出现中暑现象,中暑后要及时急救,中暑症状的到缓解后也要注意调理,来看看吧。

目 录

中暑后怎么调理身体

中暑该怎么办

中暑的症状拉肚子怎么办

中暑症状有哪些

中暑中医辨证论治

1中暑后怎么调理身体

  1、不要喝冰啤酒

  夏天人们喝啤酒,很喜欢把它们放冰箱冰凉后再喝,但是要注意,中暑后不要喝冰啤酒,中暑后喝冰啤酒我们的胃肠道内的温度突然下降,这样的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导致生理功能失调,也会紊乱消化功能,引发腹痛。

  2、不要吃冰凉的水果

  中暑者脾胃都比较虚弱,加上中暑后脾胃功能又再次下降,如果大量的吃冰凉的水果,会损伤脾胃,导致腹痛、腹泻的情况。2、不要大量喝水

  喝水预防中暑我们都知道,因此很多人认为中暑后就要大量的喝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大量狂饮会冲淡我们的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让体内的盐分和水分大量的流失,严重的会导致热痉挛。中暑后我们不能大量喝水,而是要采取少量多饮的方法来喝水,每次喝水不要超过300毫升, 

2中暑该怎么办

  1.搬

  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擦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服

  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掐

  如果中暑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3中暑的症状拉肚子怎么办

  一、 自我治疗小妙方

  1.避开烈日。

  2.多喝水。

  3.喝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4.避免以盐锭剂补充盐分。

  5.避免酒精。

  6.避免咖啡因。

  7.勿抽烟。

  8.慢慢适应气温的转变。

  9.从事户外活动应放慢速度。

  10.过於炎热时可以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当水分蒸散时可帮助散热。

  11.中暑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12.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逐渐秃头的人。

  13.勿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汗衫反而有消暑的作用。

  二、防护: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4中暑症状有哪些

  1.先兆中暑症状

  一般在高温的环境下就会出现一些给中暑的征兆,例如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5中暑中医辨证论治

  暑入阳明致气阴两伤

  症见壮热多汗,口渴引饮,面赤气粗,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洪数,指纹深红,透达气关。

  治宜清泻阳明,益气生津。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粳米9粒,炙甘草10克,人参10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若烦躁明显者加麦冬15克;欲吐者加姜半夏6克;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10克,玄参15克。

  中成药可选用益元散,每次6克,每日两次;或避瘟散,每次0.6克,凉开水送服或吸入鼻孔;或十滴水,每次2.5~5毫升,每日两次。

  暑犯心包致热余气机

  症见猝然昏倒或昏狂谵语,身热肢厥,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洪大而滑数,指纹紫暗,直达命关。

  治宜清心开窍,凉血解毒。取清营汤加减: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麦冬(去心)15克,丹参15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黄连12克,水煎服,加羚羊角(研细末)1.5克冲服。昏狂重者加郁金6克,石菖蒲10克;烦渴欲吐者加竹叶12克;瘀血重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

  中成药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或紫雪丹3~6克,或无极丸,每次10~20粒,每日1~2次。

相关文章

可能喜欢的文章

最新文章

  • 心理咨询师证怎么就业好些呢女生考什么科目比较好
  • 关于考中医康复理疗师证书的条件
  • 公布家庭教育指导师证考试报名网站(公布家庭教育指导师证考试报名网站)
  • 现在心理咨询师证书有用吗多少钱啊
  •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缺血性中风
  • 高级按摩师证国家取消了吗现在怎么办理呢
  • 中老年人春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 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几级最好考呢
  • 考康复理疗师证多少钱啊一个月
  • 运动能帮助戒烟
  • 桑叶副作用(桑叶副作用禁忌)
  • 如果报考心理咨询师证怎么办手续
  • 营养师证需要每年审核嘛
  • 健身教练证哪里学好些啊
  •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 康复理疗师证穴位课程
  • 保健按摩师证如何办理
  • 产后康复师行业前景怎么样(产后康复师行业前景怎么样)(产后康复师发展前景)
  • 健身教练证需要学多久能过
  • 体能训练师证书丢失怎么补办呢
  • 卫健委颁发的康复理疗师证书有用吗多少钱一个
  • 考了健身教练证多久能上岗
  • 女性不睡枕头的好处,女人不枕枕头睡觉的好处
  • 怎样护理热伤风患儿(幼儿热伤风怎么好得快)
  • 报名中医康复理疗师证
  • 健身房教练考运动医学证有用吗
  • 高级康复理疗师证如何报名
  • 康复理疗师证报名时间是多久
  • 健身教练要考多长时间的证
  • 包茎手术后:男性包茎有哪些注意事项
  •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