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其诞生于原始社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在这之后历代都在不停的总结发展,而在这样的一个发展当中,中医也形成了多个流派,温补学派就是中医的七大门派之一。
温补学派的开始是明代薛己在继承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对肾和命门病机进行探讨,同时还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和治疗,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住在作业,善用甘温之品,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学术体系。在这之后,张景岳又继承了这样的学说,提出了阳重于阴的观点,温补命门,这一观点也为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著有《景岳全书》,后世称其为温补学派。
温补学派建立后,许多医家都纷纷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其代表人物有汪机、孙一奎、李中梓、张介宾、赵献可等。
1.汪机
汪机(1463年~1539年),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安徽省祁门县城内朴墅人。汪机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祖父汪轮、父亲汪渭均为名医,而汪机早年勤攻经史,之后因为母亲长期患病,且父亲等各方医生都医治无效,因此汪机抛弃了科举功名之心,一心学医,努力钻研各大医家经典,将其融会贯通,医术增长的很快,最终不仅治愈了母亲的疾病,且悬壶济世数十年,著成了多部医学著述,成为了当时名冠全国的医学大师之一。
2.孙一奎
孙一奎(1522~1619年),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县人。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是汪石山的再传弟子。他自幼就聪颖好学,曾为了寻师访友,远历湘赣江浙等地,经过三十年内不断地为人医治,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且在学术理论上也有着一番造诣,因此名噪当时,著述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及《孙氏医案》5卷。
3.李中梓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进士,因此李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著有《补撰药品化议》(一作《辨药指南》)14卷、《医学口诀》、《脉诀汇辨》10卷、《痘疹全书》。
4.赵献可
赵献可(1573年~1664年)。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善易而精医;好学淹贯,医德高尚,往来民间,能承父业,治病不问高低贵贱,不计礼酬。著有《医贯》、《内经钞》、《素问钞》、《经络考》、《正脉论》、《二体一例》,以《医贯》流传广而影响大,系医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