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对冬病夏治理论的再探讨


赵作伟 山西省绛县中医院
人体由阴阳二气化合而成,其中阳气起着主导作用。引起慢性呼吸病、慢性腰腿痛等这些慢性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部阳气不足,当治以温阳、补阳之法。
《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教导,但“养阳”不等于“补阳”。“养阳”是指导养生保健的;“补阳”是为了祛疾治病的。
夏天周围环境气温高、阳气盛,有助于养阳、补阳的实现。这就是冬病夏治疗效显著的根本原因。
对于冬病夏治的理论,几年前笔者曾从“太阳病欲解时”的角度予以探讨(见《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7月18日《对冬病夏治的理论探讨》)。认为炎热的夏季正可以用炎热去克寒;利用太阳开机最旺去纠正太阳开机不利;利用阳气出表,以驱邪外出,从而使疾病向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看来这一认识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可以解释老慢支、慢性腰腿痛等由于太阳感寒而引起的疾病,但对于解释像太阴腹痛、腹泻,少阴头痛、头晕等疾病则显得难圆其说。笔者经过反复学习《黄帝内经》的有关条文及其他一些医著,认为这要从慢性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体内阳虚,治疗的主要原则应是补阳,以及扶阳、补阳的最佳时间在夏天来阐释。
第一,慢性病的主要病因病理是虚寒。纵观全国各地开展冬病夏治的适宜病种主要有慢性呼吸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炎、肺气肿;慢性腰腿痛;慢性肠胃病,如腹痛、腹泻;慢性低血压以及慢性心脑血管病等等。分析引起这些疾病的外因,可能是以寒为主的风、寒、湿邪从外侵袭,或者是寒邪直中,或者是病邪从阴化寒。但主要的内因则是因为人体正气的虚弱。因为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正如《黄帝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正气主要指阳气。人体由阴阳二气化合而成,正气虚弱主要是指阳气虚弱。阳气充斥于人体的上下四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主持着人体的卫外功能。阳气一虚,就容易生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清末医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卷二》中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卢崇汉教授则概括为:“阳为主导的情况不存在就会发病。”李可老中医则更直接地道出了阳气在生理病理上的作用:“下焦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同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
第二,益火扶阳是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的主要法则。既然生病都是因为阳气受损,是因为阳气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改变,那么遵照“寒者温之,虚则补之”的古训,益火扶阳,尤其是补命火,扶肾阳,就成了治疗这些病的的主要法则。
第三,益火扶阳的最佳时间是夏天。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这一思想是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细读该段经文:“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后面还有秋三月、冬三月应该如何如何。可领会到这一段是谈四季养生的,是教导人们从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要适应、顺从所在季节的特点,并与其保持一致,即人与天地相应。因春夏季节阳气外越、升发,自然界以阳气为主导,与之相应,人就应该养护阳气,以使身体健康不得病。
细想“养阳”和“补阳”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关于“养”字,《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均解释为“供养也”。《新华字典》解释为“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和健康”。而对“补”字,《新华字典》解释为“补充”: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可见“养阳”针对的是健康身体的养生和保健;而“补阳”针对的是已病机体的祛疾和治病。显然对于因阳虚引起的慢性病来说单靠“养阳”是不够的,对于机体内部已‘不足的’阳气必须通过“补阳”来治疗。
那么,对于阳虚引起的慢性病为什么要在夏天进行治疗呢?彭子益在其《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给出了答案:大自然中的阳气,在一年春夏秋冬的四季中,进行着升、浮、降、沉的园运动。从而决定了宇宙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的规律性变化。因为“造化之气,中下为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太阳寒水》)意思是说虽然大自然中的一切阳气都来自太阳散发的热量,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只是地面上下的热量与阳气。夏天阳气浮越在天空,此时地下阳气空虚。同样夏天人体的阳气外越,体内阳气空虚。为了维持人体内的阴阳平衡,维护阳气的主导地位,就必须补充阳气,对于阳气已经虚弱的慢性病人来说尤其是这样。这才是冬病夏治的根本原因。况且夏天天气炎热,气温很高,阳气旺盛,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补充阳气的有利环境。
至于进行冬病夏治的具体时间,各地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在每年初、中、末三伏的第一天;有的在初、中、末三伏的每一天。笔者认为只要是夏天天气炎热、气温较高的那一天都行,而不必拘泥于某一天。在临床则选择从夏至到处暑之间的每一天,因为这样可以使患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治疗。
通过夏天养阳、补阳,给人体补足了阳气,就能保证秋天有充足的阳气敛降,冬天有足够的阳气潜藏。人体内有了充足的阳气,实现了阴平阳秘,就会不生病,或使原有的病减轻甚至痊愈。这既是冬病夏治疗效特好的原因,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对冬病夏治理论的再探讨

相关文章

可能喜欢的文章

最新文章

  • 老人专用营养师证有用吗
  • BIM证书入库要多长时间(bim证书入库要多长时间完成)
  • 上海中医针灸师证怎么考
  • 心理咨询师证书国家二级或三级怎么报名考试的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取消了还有效吗现在还能考吗
  • 常温酸奶保质期多久 过期了还能喝吗
  • 土豆烧牛肉是道营养菜
  • 瓜萎子混淆品(1)——全缘栝楼(Quanyuangualou)(全瓜蒌子的功效与作用)
  • 公众营养师职业技能等级证
  • 国学书画师证怎么考取高级技师职称
  • 怎么报名中医理疗师证
  • 许恩恩针灸师证
  • 国培网心理咨询师证书报名时间表最新
  • 肥胖,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 个人中医针灸师证考试时间
  • 彭祖的房事养生诀窍
  • 心理咨询师证书在哪儿报名考试呢多少钱啊
  • 健身教练证大概多少钱啊
  • 贴膏药应注意哪些
  • 远志治急性乳腺炎(远志治疗乳腺炎)
  • 公共营养师三级证有用吗多少钱
  • 女人为什么不能吃驴肉,为什么不能吃驴肉
  • 应聘足浴按摩师用身份证吗
  • 考取中医康复理疗师证报名
  • 临安哪里可以考营养师资格证
  • 按摩师考什么证有用
  • 针灸师证考试报名时间安排
  • 心理咨询师证培训考证时间多久一次考试
  • 中医火疗
  • 骨伤难症创新方——试论吴佩衡、朱良春两家法
  •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