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阴阳特点(夏至阴阳特点)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原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所有事物皆有阴阳两个属性,且两者蕴含著相互依靠、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根据《中医学基础》一书,阴阳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上,可归纳出以下五个特点:
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例如: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兴奋的状态为阳,抑制的状态为阴。按照同样道理,不同的病症类型亦可按阴阳划分:热症,寒症;实症,虚症;表症,里症等。
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故阴阳可无限细分,而这概念亦应用于中医学上,以解释生理活动的不同状态。例如:五脏为阴;当中的每一个脏器,其活动状态又可细分为阴阳,如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

阴阳特点

相关文章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