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女性排卵期?
按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又称为日历法。月经和排卵都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例如,某女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在安全期**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和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女性因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采用日历法避孕容易失败。因为有些女性有时因健康情况、环境改变及情绪波动等可以使排卵推迟或提前,这样按月经周期推算出来的排卵期就不够正确。据国外统计,采用日历法避孕的失败率达14.4%-47%。因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月经周期正常、长期生活在一起、并能正确掌握推算安全期的人使用。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探亲期夫妇以及生活环境改变的女性等使用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
女人的排卵期怎么计算?
通常女性生理周期主要分为4个周期:月经期(第1-7天)、滤泡期(排卵期前一周,即第7-13天)、黄体前期(排卵后一周,即第14-20天)以及黄体后期(月经前一周,即第14-20天)。要了解肌肤是处于哪一个时期,只要测量基础体温就可以知道了。 在正常情况下,妇女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因为,当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因此当体温由低升高后(升高0.3摄氏度以上)表示排卵已经完成。 测量方法是:每日早晨睡醒后不要讲话,不活动,不起床,立刻测量口腔(或肛门、腋下)体温3分钟以上。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在体温记录表上体温由低到高的那日即排卵日。如遇到感冒、发热、腹泻、失眠、饮酒、使用电热毯等情况,往往容易影响基础体温。 通常,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如下图所示:以排卵日为界从月经来潮日至排卵日,低温期约持续两周;从排卵日至下一个月经来潮日体温升高0.3-0.5℃,高温期也约持续两周。 基础体温一般需要连续测量3个以上月经周期才能说明问题。 排卵期指育龄妇女在排卵前后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之间为排卵期。 在排卵期,一般会有如下症状: 一是食欲下降,这几天大部分女性食欲不好,饭量变小。 二是精力旺盛,在排卵期,女性的本能,使她们更加喜欢表现自己。 三是性欲较强,因为这几天是可能怀孕的时候。 四是身体的抵抗力会较差。 排卵期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是宫颈粘液法,在医院妇科,通过检查宫颈粘液来判断是否处于排卵期。 二是基础体温法:每天早晨醒后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月经前半段时间体温较低,到达排卵期时更低,排卵后会逐渐上升。 三是经期推算法。许多女性不知道自己的排卵期到底是哪一天,利用下面公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很容易计算出来的。计算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