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科普 / 正文

喝中药也需选对时间

喝中药也需选对时间

喝中药也需选对时间

中医是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医学,中医治疗疾病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中药又是中医疗法中常见的治疗方法。服用中药对症治疗效果很好,但服用中药最好当天服用当天煎煮,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药效。除此之外还得讲究服药的时间。那么,什么时间喝中药最好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 录

不同中药 选择不同服用时间

喝中药也需选对时间

喝中药进补误区

服用中药的禁忌

中药煎制方法

1不同中药 选择不同服用时间

  1.早晨空腹服

  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以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利水湿药、催吐药汤药也是如此,以增强药效。

  2.饭前30~60分钟服

  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3.饭后15~30分钟服

  治疗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饭后服用,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可使药性上行。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甘露消毒丹等),宜饭后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用,以避免毒性药物吸收太快而发生不良反应。

  4.餐间服

  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5.睡前15~30分钟服

  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可在睡前服用,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如在此时服用滋阴进补药,就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 另外,某些西药如催眠药、驱虫药及抗过敏药等,一般也应在夜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

  6.隔夜服

  宜服用驱虫药,如乌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便于将虫体杀死排出体外。

2喝中药也需选对时间

  1、清晨: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补作用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在早餐前服用,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药物迅速进入胃肠,并保持较高的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利水湿药、催吐药亦宜清晨空腹服用。

  2、午前: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李东垣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还强调益气升阳药在午前服用。罗天益进一步提出,益气升阳药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3、午后: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如大承气汤)。李东垣曰: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巳时:即上午9~11点,午时:即上午11~午后1点),其他医家亦都认定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

  4、睡前:一般在临睡前15~30分钟,宜服用镇静安眠药、滋养阴血药。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如在此时服用滋阴进补药,就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

  5、隔夜:宜服用驱虫药,如乌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便于将虫体杀死排出体外。

  6、饭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治疗病位在下(肠道、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宜饭前服用,以使药性下达,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进入肠道,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7、饭后: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治疗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甘露消毒丹等),宜饭后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用,以避免毒性药物吸收太快而发生不良反应。

  8、餐间: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3喝中药进补误区

  误区1、越贵越补

  有些人认为中药越贵越补,常不惜花高价买鹿茸、人参之类的中药,其实进补功效未必就好。“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中药不应以售价的贵贱来分功效的高低,关键是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误区2:越多越补

  “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很不科学。冬季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证的人不宜进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人们在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结合各种补药的性能特点,对症施用,如热性体质者,就不适合服用人参、鹿茸、海马等温热性的药物。

4服用中药的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某些药物因配方后可产生相反、相恶关系,使彼此药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应,因此禁忌同用。

  (2)孕妇用药禁忌:主要为避免动胎、堕胎,因孕后妇女大多数对大寒、大热、峻泻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较大的药物耐受性差,因此对相关药物必须忌用。

  (3)服药期间饮食禁忌:俗称忌口,主要为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以便提高药效,可分为某一种药物对应的忌口与不同病情条件下用药时的忌口两类,前者如人参忌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常山忌葱、茯苓忌醋等。后者为慢性病服药须忌生冷,热性病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痈疡疮毒、皮肤疾患忌鱼虾、鹅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4)中药汤剂禁忌过夜服用:因为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实践证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们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

  (5)中药不宜加糖服用

  一些人在服中药时,常因汤剂苦口难以下咽而加糖,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一些中药是不适宜加糖后再服用的,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

  专家介绍,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不同口感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有些中药加了糖就会改变苦味汤药的药性而影响疗效。

  一些苦味药能刺激末梢神经,反射性地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以达到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的目的。如果在药里放了很多糖,完全掩盖了苦味,就会失去健胃之效。

  另外,中药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糖特别是红糖中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一旦与中药里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后,就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效。

5中药煎制方法

  汤剂是中药使用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汤药组方灵活,即可内服,也可外洗。汤药煎制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甚至于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必须强调科学的煎制。

  中药最好用砂锅,瓦罐或搪瓷罐也可,忌用铝、铁、铜等金属容器,因为中药成分复杂,可能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煎药前首先应将药物加水浸泡1小时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煎药一般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后再小火(文火)煮。一些需特殊煎制的药物,如贝壳类、矿物类及某些果实等因不易煎出,需先煎30分钟,然后与其余药同煎;而薄荷、砂仁、豆蔻、藿香等不易久煎,应在收药前10分钟才能放入,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挥发;

  赤石脂、青黛、车前子等带有毛状物或形状为小粒状药物,常使汤液浑浊而难服,煎前应先用纱布包好再和其他药一起煎。对于西洋参、人参、羚羊角粉等贵重药品,应单纯煎,以免浪费。附子、雷公藤需要久煎,因为这些药随煎煮时间延长副作用随之减少,而山豆根则随煎煮时间加长毒副作用增强。

  煎药时应有专人看管,以免水多溢出使药物有效成分流失,或因水少把药熬焦。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没有时间和耐心自己煎药的,可以在医院代煎。

相关文章

可能喜欢的文章

最新文章

  • 助理康复理疗师证怎么考试报名的呢多少钱啊
  • 我想报考营养师证怎么报名
  • 学护理有必要考推拿证吗
  • 中医康复理疗师证书哪里考
  • 理疗师证啥时候报名
  • 龟头疼是怎么回事
  • 高温瑜伽初级会计证需要
  • 药物依赖性分为哪几类?
  • 牡丹江持有公共营养师证怎么就业
  • 卫生局认可的中医理疗师证书样本
  • 营养师考什么样的证好考
  • 开推拿店考什么证好些呀
  • 高级中医理疗师用有证吗
  • 中医康复理疗师证报考步骤和时间安排表
  • 中医针灸师证是国家承认的吗怎么考取的呢
  • 瑜伽教练证有没有必要报名
  • 二级心理咨询师证考试报名时间安排
  • 针灸师傅要是什么证
  • 美容店如何推拿化妆师证
  • 古筝培训师证怎么考取的呢多少钱一个月
  • 康复理疗师证培训班有用吗知乎
  • 公布母乳喂养指导师怎么报名考取(母乳喂养指导师报名条件)
  • 国家心理咨询师证等级有哪些要求和条件
  • 心理咨询师证停考了以后怎么办理注销手续呢
  • 推拿需要中医资格证
  • 男生学芭蕾舞穿什么,男生学芭蕾舞穿什么衣服?要图片
  • 生姜食疗
  • 搞笑健身教练资格证
  • 妇科理疗师证怎么办理的呢多少钱啊一年
  • 针灸理疗师证长什么样
  •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