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以毒攻毒”的名词并不陌生,在各大古代的影视作品、以及一些武侠小说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它是指在中毒之后利用另一种有毒物来帮助治疗,达到解毒的效果。它也是中医特色的一种疗法,那么下面就跟随小编来一起了解下吧!
以毒攻毒疗法源远流长,《淮南子·修务训》就记载了古人用乌头、附子等毒性药物救活濒死者的实例。以毒攻毒疗法有两层含义:
其一,凡是能对疾病起[文]到治疗作用的药性均泛[章]称为“毒”。明代张介[来]宾说:“凡能除病者,[自]皆可称为毒药。”中医[证]正是利用药物本身各种[书]各样的偏性来治病的。[报]药物的偏性包括四性、[名]五味、升降浮沉、补泻[中]、归经、有毒无毒等。[心]例如,用寒凉药物清热[文]泻火,就是用药物的寒[章]凉之“毒”来治疗热病[来]。人参、黄芪甘温益气[自],可以纠正肺脾气虚等[证]症状,也是利用其甘温[书]益气之“毒”起到治疗[报]作用。
其二,特指利用药物的[名]有毒成分或药物的“毒[中]副作用”来治病。例如[心]乌头、附子中的乌头碱[文],蟾酥中的蟾毒配基类[章]化合物均有强心作用;[来]雷公藤中的雷公藤多甙[自],马钱子中的士的宁碱[证]均有抗风湿作用;麻黄[书]里的麻黄碱,罂粟中的[报]吗啡有解痉平喘的作用[名];斑蝥中的斑蝥素,长[中]春花中的长春碱和长春[心]新碱有抗肿瘤的作用。[文]
蝮蛇咬人后能立即致人[章]中毒,出血因子是其毒[来]液的主要成分之一,会[自]导致咬伤部位流血不止[证]乃至全身广泛出血。但[书]人们对蛇毒进行分离和[报]提取,利用其活血化淤[名]的作用来治疗血管栓塞[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当然,根据药物毒性的[心]大小,在治病过程中要[文]把握一个“度”。《黄[章]帝内经》说:“大毒治[来]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自]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证]去其八。”意思是说,[书]使用毒性药物治病,要[报]适可而止,以免防治耗[名]伤正气,得不偿失。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以毒攻毒的治疗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它利用某些药物或疗法的毒性来抑制或消除,常用来治疗肿瘤、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疑难疾病。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是比较危险的,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