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入侵,人体就会生病。特别大寒后,风似一把刀,对我们的健康虎视眈眈。中医讲风邪为六淫之首,这是为什么呢?对于风邪,又有哪些预防和治疗方法呢?
在中医学中,将致病的外在原因归结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风邪是六淫邪气之首。《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里的虚邪贼风指的是一切对人有害的不良之气。因为“圣人避风如避矢石”,躲避风邪的侵袭就像躲避乱石和暗箭一样,可见贼风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风邪是诸多外感因素的[文]先导,寒、暑、湿、燥[章]、火等大多是借助风邪[来]而侵及人体的,风邪无[自]处不到,极易侵犯人体[证],引起多种疾病。秋冬[书]之季,天气变化剧烈,[报]风邪常常乘虚而入或携[名]寒邪共同侵袭人体,成[中]为一些体虚、年幼者的[心]主要致病因素。
风邪猖狂易染三种病
1、胃疼
冬天是胃病的多发与复[文]发季节,《黄帝内经》[章]中提到,“风中五脏六[来]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自]”,风邪侵入俞穴,可[证]成为五脏六腑的风病。[书]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报]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名]张立亭介绍,胃受到冷[中]空气刺激后会增加胃酸[心]的分泌,另外冷风吹进[文]肚子,会导致胃肠发生[章]痉挛性收缩,如果防护[来]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自]疾病,出现泛酸、腹胀[证]、腹泻、腹痛等症状,[书]有老胃病的人还会加重[报]。
此时可以熬一些红糖生[名]姜水,熬煮时还可以放[中]一些大葱葱白,这道饮[心]品可以暖胃辛温,对于[文]缓解因为吃进冷风引起[章]的胃疼有不错的缓解效[来]果。
2、头疼
头在人体的最上部,中[自]医里常讲“高巅之上,[证]惟风独到”,所以过去[书]常把头疼叫做首风。张[报]立亭介绍,如果头吹了[名]太多寒风,会阴邪伤阳[中],络脉绌急、血管凝滞[心]不通,这种头痛属于外[文]邪引起,主要表现为面[章]部多汗、恶风。每当起[来]风的前一天病情就加重[自]。从西医角度来说,主[证]要是因为受风后头部和[书]面部血管扩张,导致轻[报]度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疼[名]。
此时可以用热水洗头加[中]以缓解,喝一些温热驱[心]寒的饮品。
3、冻疮
皮肤遇到寒冷、潮湿或[文]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章]脉发生收缩,动脉血管[来]麻痹而扩张,导致局部[自]血液循环不良。当气血[证]运行失常,就形成局部[书]的气血凝滞,阻于肌肉[报]、或留于筋骨而发生疮[名]疡,再加上冬天鞋袜过[中]紧等,就非常容易吹出[心]冻疮来。
中医教你如何预防风邪[文]
要想防风邪先得把自身[章]的原因解决好,明白固[来]护脾胃的重要性。首先[自]不要过食肥甘厚味之物[证],秋冬季节可多吃萝卜[书]、白菜等易清热、理气[报]的食物。萝卜性味甘、[名]辛、平、微寒,具有清[中]热生津、凉血止血、下[心]气宽中、消食化滞、开[文]胃健脾、顺气化痰等功[章]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来]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自]有较高的食疗价值;白[证]菜被称为“百菜之王”[书],益胃生津,清热除烦[报]。另外,可常吃粗粮、[名]杂粮,加强代谢功能,[中]去痰湿。
其次,加强体育锻炼,[心]调畅气机,比如散步、[文]打太极拳等是可以选择[章]的锻炼方式。不过需要[来]提醒的是,运动量大时[自]出汗较多,导致皮肤腠[证]理打开,而腠理是外邪[书]入侵人体的门户,这个[报]时候就容易被凉风侵袭[名]而诱发疾患。建议运动[中]结束后要尤其注意防风[心]邪,出汗时应及时擦干[文],避免满身汗还在风里[章]吹,如果运动时穿得较[来]少,那么运动结束后就[自]要适当加点衣服,注意[证]保暖。另外,除了适当[书]运动外,休息也要有保[报]证,切忌以运动代替休[名]息。
再次,干燥风多的时节[中],人们要多补水,以润[心]肺、清热,降低血液粘[文]稠度。每天喝够自己需[章]要的水量外,可常喝粥[来]喝汤。
专家最后还建议,穴位[自]按摩也同样能起到提高[证]自身抵抗力、防风邪的[书]效果,每天有时间的话[报],可按摩2-3个节拍[名],轻揉即可。
合谷穴―也就是人们常[中]说的虎口,拇指、食指[心]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文]取穴,它是手阳明经的[章]原穴,按摩以调理全身[来]气血,特别适宜面部气[自]血调理。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证]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书]线的上方,按摩可调节[报]头部的气血。但需要提[名]醒的是,太阳穴很薄弱[中],千万不要过于用力地[心]揉按,甚至打击。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文]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章],按摩可调节少阳经的[来]阳气,起到预防作用。[自]
预防风邪,日常生活中[证]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