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置
阳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2、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手掌筋膜、钩骨骨膜。皮肤由尺神经手背支和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在手掌筋膜深面, 尺神经的深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行于小鱼际肌浅面, 支配并营养该肌群, 动脉还组成掌深弓。针经上述诸结构, 经小指的展肌、短屈肌与对掌肌的起点附着的豆钩韧带, 达钩骨前缘的骨膜。腕掌侧(动脉)网较细小, 由尺、桡动脉的腕掌支, 掌浅弓的返支和骨间掌侧动脉的分支组成。自该网发出小支至腕关节和腕骨。
3、穴名释义
“阳”,阳气也。“谷”,两山所夹空虚之处也。阳谷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的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腕骨穴传来的湿热水气,至本穴后水气进一步吸热气化上行更高的天部层次,本穴如同阳气的生发之谷,故名“阳谷”。
4、功效
清心明目,通经活络、镇惊聪耳。
5、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齿痛颌肿、腕关节疾患、癫痫、癫狂、热病、精神病、小儿惊风、神经性耳聋、耳鸣、痔疮等。
6、穴位配伍
① 配翳风、睛明、太阳、合谷、下关、颊车、中渚,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火目赤肿痛、颈颔肿、耳鸣、耳聋等。
② 配水沟、合谷、神门、内关,针刺泻法,清热息风、安神定惊,治疗热盛风动之癫狂、抽搐、瘈疭等。
7、疗法
①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②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阳谷穴2~3分钟,每天坚持,能够明目安神、治疗手腕痛。
③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以治牙痛、肩痛。
④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阳谷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热病无汗、疥疮、神疲力乏等。
⑤ 针灸疗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整个腕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