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痿证一案


石山治一人,因久坐腰痛,渐次痛延右脚,及左脚,又延及左右手,不能行动。或作风治而用药酒。或作血虚而用四物,一咽即痛。盖覆稍热,及用针砭,痛甚。煎服熟地黄,或吞虎潜丸,又加右齿及面痛甚。季秋,汪珍之,脉濡缓而弱,左脉比右较小,或涩,尺脉尤弱,曰:此痿证也。彼谓痿证不当痛,汪曰:诸痿皆起于肺热,君善饮,则肺热可知。《经》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胃也。胃主四肢,岂特脚耶?痿兼湿重者,则筋缓而痿软;兼热多者,则筋急而作痛。因检橘泉传示之,始信痿亦有痛。又《经》云酒客不喜甘,熟地味甘,而虎潜丸益之以蜜,则甘多助湿而动胃火,故右齿面痛也、遂以人参二钱,黄芪一钱五分,白术 茯苓 生地黄 麦门冬各一钱,归身八分,黄柏 知母各七分,甘草四分。煎服五帖,病除。彼遂弃药,季冬复病,仍服前方而愈。
震按:此案讲病最精,用药则未敢深信。既云热多者筋急而痛,且现在右齿面痛,何以重用参 芪甘温之药,其些微之知 柏,宁有益耶?
羊角锤:脉理而言,脉濡为湿;缓弱为虚;左脉比右较小为虚火。药证相对,无不妥之处。

相关文章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