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膜性肾炎


膜性肾炎特点为肾小球基膜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使基膜增厚,通透性改变,蛋白尿漏出。本病病程呈隐袭而缓慢进行。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者。
本病起病的隐袭,无上呼吸道感染症,但在激素应用后,可有咽部病变或其它感染现象。25%患者早期仅表现为蛋白尿,以后逐渐出现肾病综合征,75%则初起就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变严重者经历10数病程,肾脏出现晚期病理改变,可改慢性肾功能衰竭。
膜性肾炎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虽然通过免疫荧光检查证实有免疫复合物,但抗原的性质和来源仍然不明。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肾活组织检查。发病年龄及典型临床表现可作参考。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属中医“水肿”、“虚劳”范畴,肾病综合症之水肿为其主要症状,因多数患者肿势缓慢,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史,血浆蛋白偏低,常伴疲乏、纳呆、腹胀等症,故辨证属虚湿困,水湿逗留。若水肿迁延日久,脏腑功能失常,气机失于流畅,血行迟缓则形成瘀滞之证,若湿热久羁,耗损阴津,则临床上又每可见阴虚湿热并重之复杂征候。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56例,完全缓解51例,基本缓解2例,好转3例。

相关文章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