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颇具优势(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颇具优势的是)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有专家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预测,到2024年,我国非传染性疾病死因将上升至全部死因的79%,心血管疾病将居首位。现在,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刻不容缓。
2003年,“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医药研究领域获得的最高科学技术奖,更是最近几十年来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繁荣的集中体现。相关研究的“红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优势。
优势1:三级预防作用均明显
建国以来,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的学者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上世纪70年代,上海邝安堃老先生对55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长达2年的随访研究显示,配合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卒中率和病死率,这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最早的循证医学研究。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1994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在国内6个中心对48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平均4年的跟踪研究,观察中药红曲提取物制剂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效果。历时10年的研究首次显示出中医药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具有良好作用。该研究是我国也是世界首次应用中药制剂针对冠心病终点事件的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陈可冀、史大卓、徐浩等在中药传统活血化瘀方剂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精选川芎、赤芍中的有效成分制成芎芍胶囊,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观察了3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的血管再狭窄及临床事件。结果显示,治疗组冠脉造影再狭窄发生率与临床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对照组,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对于冠心病介人治疗后患者的三级预防安全有效。
以上三个研究显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
优势2:整体观念特色突出
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特色,在基础研究方面,现代西医学研究的药物作用靶点较为单一,而大量中药研究显示,无论是单味中药的组分,还是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往往显示出多靶点效应。中药在某一单一作用方面可能不及西药,但是多靶点的综合效应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特色优势。
在临床研究方面,尽管西医学改善患者生存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涌现,但是仍然不能解决许多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存在的许多身体上的不适感。大量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多种西药的循证使用可以使人群总体的病死率降低,但是一些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因为治疗而降低。
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可以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优势。目前多数中药临床研究显示,中药临床疗效与西药对照药物疗效相当,但是中医的辨证施治在改善全身证候方面具有优势,提示中医辨证施治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一些长年患高血压病的患者在经过西药治疗后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患者因此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由于血压的快速下降或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头晕、面赤、心悸等不适却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中医药则可以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西医药结合,既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势3:缓解重症疗效确切
1972年,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为首,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20余家医院参加的冠心病协作组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在当时缺乏急诊再灌注治疗手段的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取得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在急性心血管疾病方面,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已成为冠心病心绞痛常用的速效制剂。与此同时,我国还开发出多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静脉制剂,如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北京地区心肌梗死协作组2001年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多因素分析中,静脉滴注中药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各项措施中的贡献度位居第三。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上海所做的另一个回顾性心肌梗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丹参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男性患者的病死率。
近期关于中药静脉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荟萃分析显示,中药静脉制剂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及减少再发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独到的临床作用。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状况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平均年龄已经进入老年期,医疗费用低于同期北京地区的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死率低于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Stukel等报告的住院30天18%的病死率。
尽管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成为中医药学科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但是其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中医理论创新与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临床研究中的相同水平重复广泛存在,且缺乏基于循证医学的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任重道远,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有待进一步的发挥等。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颇具优势(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颇具优势的是)

相关文章

可能喜欢的文章

最新文章

  • 包茎护理不当可引发癌症治包茎最好时间是12岁
  • 针灸“十三鬼穴”(针灸十三鬼针)
  • 六味地黄丸容易“越补越虚”
  • 针灸理疗师证书的作用与用途是什么意思
  • 人流后几天可以同房,人流多久可以同房?
  • 男人想要轻松壮阳 不可错过壮阳的蔬菜
  • 怎样报名学习营养师资格证
  • 开水锅里下面条怎么煮好吃
  • 心理咨询师证可以补办吗现在多少钱一个学期
  • 吃感冒药期间不可以喝酒
  • 高级推拿按摩师证包括哪些专业技能等级
  • 求办按摩师证要多少钱呢一个月
  • 包皮过长一定要手术吗
  • 人社局发的针灸师证有用吗多少钱啊
  • 按摩技师服务证
  • 中级按摩师证书怎么考取的呀多少钱啊一个月
  • 康复理疗师证就业前景分析报告总结范文
  • 有厨师证可以考营养师证吗
  • 揉脸抗衰老摩腹助消化
  • 绵阳营养师资格证如何考
  • 黑枸杞适应人群有哪些
  • 研究发现爱喝酒与基因有关
  • 真正的健身教练资格证多少钱
  • 中医高级理疗师证书能行医吗多少钱一年啊
  • 女人吃红芸豆的好处,红芸豆的营养与药用功效有哪些
  • 大专考心理咨询师证书有用吗现在多少钱一年
  • 按摩师证能在诊所上班吗现在怎么办呢多少钱一年
  • 现在心理咨询师证书有哪几种等级的考试题
  • 干贝的好处干贝能补肾壮阳
  • 考了健身教练证
  •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