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积食是什么症状?
不消化,厌食,一般可以药物治疗,口服小儿健脾颗粒,妈咪爱试试。注意不要让孩子吃一些生冷刺激性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另外可以给孩子热敷一下腹部也是有帮助的,祝宝宝早日康复
小儿积食的症状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证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积食的症状?
。。 2014-7-3 18:03:52
病情分析:食积,又称“积滞”,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它是因饮食不当,影响到小儿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胃肠所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患.临床上以食不能消化,嗳气酸馊,肚腹胀满,大便干燥或时干时稀,舌苔厚腻,脉滑为主要表现.若积滞日久化热后,还可出现夜卧不宁,睡喜伏卧,辗转反侧,手足心热,排气恶臭等症状.
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多由于小儿吃东西不知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瓜果及难以消化的食物,造成食物停滞于肠胃,损伤脾胃而形成的.
中医治疗食积具有丰富的经验.对于症状较轻者,可选择服用小儿化食丸,保和丸,化积口服液等中成药以消食导滞和胃;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家长应尽快带孩子上医院看医生,根据情况服用中药汤剂.中医辨证可分为乳食内积,积热内蕴,脾虚食积三型.此外,捏脊(积)逆流法,也是临床中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意见建议:推拿治疗食积应该被理解成是一个“证侯”,引起食积的原因很多,但这种原因在临床上又很难找到,故可以称之为“原发性食积”.被找到原因的“食积”,称之为“继发性食积”.继发性食积的患儿中,有的可以用推拿治疗.有的则不以推拿治疗.因此,适应于推拿治疗者主要是原发性食积.对原发性食积,也要分不同型采用手法.
1,食积夹寒型
治则:温中健脾消食.
手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八势穴,足三里穴,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补脾土穴:补脾土穴有二种方法,一种方是用指摩法治疗脾土穴;另一种方法是,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上述二种补脾土的方法,医者可任选一种,推三百下.
②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 横纹的梭侧及尺侧,约一百下.
③推三关穴:由于是治疗“食积夹寒”,所以推三关穴的次数应多一些,约推六百下.
④运八势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封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封穴”,约三百下.
⑤分推腹阴阳穴: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 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二百下.
⑥摩揉脐腹: 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一手掌,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