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什么时候喝黄酒比较好
黄酒分南北两方,其原料有不同。南方以水地作物稻米为原料,酒性寒,适合南方当地饮用。北方以旱地黍米、“张杂谷”为原料。酒性温,适用人群较广。北宗黄酒厂自北方,是用黍米和小米为原料酿造的。北宗黄酒春秋可以常温饮用,夏季适宜冰饮,有防暑降温的功效。冬天适宜热饮,有祛风驱寒,暖胃的功效。对很少喝酒人来说,北宗黄酒不像白酒辛辣,入口柔和,回味无穷,适合绝大多数人饮用。1、有痛经史的女孩子饮用北宗黄酒,能够减轻疼痛,饮用方法为热饮,加热到35—40度,在经期前三天晚饭后饮用。 2、产妇饮用北宗黄酒,有祛风、驱寒、补气之功效,能够打通产妇血脉,对身体恢复、催奶、减轻疤痕和妊娠纹有很好的功效。 3、更年期妇女,每天睡觉前饮用1—2两北宗黄酒,能够缓解更年期症状,平复烦躁心情,帮助睡眠。
黄酒怎样喝对身体有好处
一般黄酒烫热喝较常见。原因是黄酒中还含有极微量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物质的残留量,人们一般将黄酒隔水烫到60--70度左右再喝,因为醛、醚等有机物的沸点较低,一般在20--35度左右,即使对甲醇也不过65度,所以其中所含的这些极微量的有机物,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黄酒中所含的脂类芳香物随温度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因此,黄酒烫热喝是有利于健康的。 黄酒饮法有多种多样,冬天宜热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会使黄酒变得温和柔顺,更能享受到黄酒的醇香,驱寒暖身的效果也更佳;夏天在甜黄酒中加冰块或冰冻苏打水,不仅可以降低酒精度,而且清凉爽口。
女人什么时候喝黄酒比较好
喝酒是分季节的,春夏不宜饮酒,最适合的季节是深秋及冬季,女孩子一般血液循环慢,到冬季手脚冰凉,在深秋天气渐冷时,一星期中喝三次左右对身体比较好,每次的量也不宜多。米酒一般属白酒,不宜喝,而且传统的米酒度数蛮高的,易醉。喝花雕好些,不知你是哪里人,也不知你那里有没有即墨老酒,即墨老酒是山东产的,也是黄酒,而花雕最出名的是绍兴,度数在50多度,而即墨老酒度数不超过20,你可以在当地根据你自身情况选择适合你的黄酒。饮用黄酒时要加红糖熬开再喝,加姜也可,但在中医养生角度来看,尽量不要加姜,只用红糖即可。若黄酒凉了请不要喝。黄酒就是热了喝才有功效,凉了喝反而伤身
怎样喝黄酒?黄酒对人有何益处?
黄酒的饮用方法
1.温饮黄酒
黄酒最传统的饮法,当然是温饮。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一般,冬天盛行温饮。
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因此,黄酒烫热喝是有利于健康的。
2.冰镇黄酒
在年轻人中盛行一种冰黄酒的喝法,尤其在我国香港及日本,流行黄酒加冰后饮用。自制冰镇黄酒,买来黄酒后,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温控冰仿模旁箱,温度控制在3℃左右为宜。饮时再在杯中放几块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3.佐餐黄酒
黄酒的配餐也十分讲究,以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作用疗效
1、保健功效:
具码纯有和血、行气、行神、驱寒、壮筋骨等诸多保健功能。常饮能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据《本草纲目》记载,可与许多名贵中药泡制成疗效显著的经酒。有固本增元,怯除病痛的功效。
2、营养功能:
营养丰富,内含21种氨基酸,含多种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
3、抗衰护心: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其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并舍有21种氨基酸及大量b族维生素,经常饮用对妇女美容、老年人抗衰老较为适宜。黄酒中已检测出的无机盐有l8种之多,包括钙、镁、钾、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的克山病、癌备橡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育症等40余种病症均与缺硒有关。因此,适量饮用黄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4:减肥、美容、抗衰老:
黄酒中含有大量糖分、有机酸、氧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由于黄酒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的糖化、发酵制成的,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被酶分解成为小分子的物质,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人们也把黄酒列为营养饮料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黄酒的度数较低,口味大众化,尤其对女性美容、老年人抗衰老有一定功效,比较适合日常饮用。但也要节制,例如度数在15度左右的黄酒,每日饮用量别超过8两;度数在17度左右的,每天饮用量别超过6两。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