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湿疹怎么办
婴儿皮肤本应白滑细嫩,可有些婴儿的皮肤却粗糙、脱屑,甚至破溃、流水。
特别是在潮热环境下,皮肤发红,痒感加重,医学上称为“异位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民间俗称“湿疹” 、“奶癣“。一般湿疹是成片的,红色的,又密又粗糙的鳞状皮肤,症状轻时一般是浅红色淡粉色,严重时是深红色,通常很痒,有的宝宝外耳道长了湿疹,常痒得用手抓小耳朵,抓挠后,有抓痕和液体渗出。
面颊、前额是湿疹最常见的部位。但宝宝年龄不同,湿疹常发生的部位也不同。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湿疹无处不在,它会发生全身各处,肩膀、胳膊、胸部等都是它喜欢的落脚点。对于1岁至2岁的宝宝,湿疹最典型的落脚点是胳膊肘的弯曲处和膝盖后面。
因婴儿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极易发生过敏反应。 湿疹具有反复发作性。
部分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宝宝一天天强壮起来,湿疹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一般2岁后湿疹会自愈。 原因招数对对碰 原因一:遗传因素 湿疹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曾患有过敏性疾病,或曾得过湿疹,那么小宝宝得湿疹的可能性很大。 经验妈妈支招: 调查一下自己和丈夫的病史,如果对某种食物或环境因素过敏,应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原因二:牛奶 牛奶(包括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白,极易引起过敏,是让宝宝得上湿疹的罪魁祸首。 经验妈妈支招: 只要停止喝牛奶或原来的配方奶,试着改用其他配方奶粉就可能减轻湿疹。
如果想为2岁以上对牛奶过敏的宝宝添加奶制品,可以试试酸奶,酸奶含钙量高于牛奶,而且非常易于消化吸收。如果还想让宝宝喝牛奶,可以多煮一会。
少加糖,或奶中加1/3总量米汤。 原因三:其他食物 鸡蛋、鱼、虾、蟹、巧克力、果糖都可能会引起过敏,根除宝宝湿疹的关键在于明确引起过敏的物质。
经验妈妈支招: 掌握并严格遵守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食物,观察3~5天待宝宝完全实行和接受了新事物后,再添加另一种新品种;添加每种食品都要从少量开始,逐渐加量,这样可以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一旦发生过敏,也容易区别引起过敏的食物。 如果宝宝吃母乳,妈妈要缩短喂奶时间,两次喂奶之间可以让宝宝喝一点淡菜水或淡果汁,哺乳的妈妈最好别吃辛辣、海味、膻腥味食品。
原因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湿疹,羊毛织品、人造纤维衣物、花粉、螨虫、汗液、尿液、空气干燥等,都可能引发湿疹,就连感情因素也会影响湿疹,精神紧张会使湿疹加重。 经验妈妈支招: 宝宝冬天户外活动尽量在有遮盖的地方进行,避免冷风的刺激;尽量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宝宝衣服以棉布为主,注意冷热适当;家里最好不养宠物,以免动物毛发引起湿疹;宝宝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以免尿液刺激;保持皮肤湿润,每天给宝宝擦两次婴儿润肤霜(无色无香味)。
经验妈妈的护理经: 湿疹优势很顽固,是会反复发作的,常会持续几个月,用药初期可能会有所好转,但过不久又会复发,不建议长期用药,否则会使皮肤形成激素依赖症。精心的护理不但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减轻症状。
1、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 2、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3、保持皮肤清洁***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
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
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
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减少洗澡时间和次数,每周最多洗3次澡,时间不超过5分钟。
4、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
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 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5、不能用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因为肥皂和热水会将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还会刺激肌肤。
6、如果怀疑是食物引起的,请医生提供营养丰富,不易引起湿疹的健康食谱,不要随意禁止孩子吃东西时间。时间不同,机体对同一种食物的反应也不同,擅自禁止宝宝吃多种食物,会导致宝宝营养不平衡。
如果湿疹不十分严重,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就不要随意更改孩子的食谱。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
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
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在戒口期间,一般性的治疗,如润滑膏及药膏,必须持续使用。
7、别让孩子去含氯的游泳池或含盐分的水(海水)中游泳。 8、给宝宝穿上棉质的宽大衣服,避免衣物。
新生儿湿疹怎么办
小儿湿疹,俗称奶癣。
其原因复杂,是遗传性过敏体质对环境中某些因素的过敏反应。婴儿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诱发湿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2)过量喂养而致消化不良;3)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4)肠寄生虫;(5)强光照射;(6)肥皂、化妆品、皮毛细纤、花粉、油漆的刺激;(7)乳线接触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过乳汁影响婴儿;(8)湿疹也有遗传倾向。宝宝有湿疹,给以给宝宝检查过敏原,慢慢尽量少吃易过敏的食物。
同时妈妈要细心观察,饮食尽量单一些,可以观察宝宝的皮疹情况。查找宝宝的过敏原。
宝宝可以擦肤乐霜或润肤霜或郁美净或维生素E软膏一种,保护皮肤。
宝宝湿疹怎么办
极力不建议用药,涂药只是权宜之计,其实,所有的外用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用多了会形成激素依赖症。
婴儿湿疹的预防婴儿湿疹预防很重要。平时小儿内衣应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不要穿化纤织物。
内、外衣均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夹袄、棉袄、绒布衫等。
要密切注意患儿的消化状态,是否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过敏。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进食这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患儿要避免碱性肥皂、化妆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发病期间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接种。
要避免与单纯疱疹(俗称“热疮”)的患者接触,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得了婴儿湿疹以后,应采取以下几项治疗措施:1、总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
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2、常用的内用药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时还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肤轻松霜等。在护理有湿疹的婴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2、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3、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4、婴儿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天花已消失,现已不种牛痘),也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
治疗婴儿湿疹,药膳方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荷叶粥: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薏米粥: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茵陈陈皮茶: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燥湿。治疗婴儿湿疹,中药方剂验方一组成:云苓皮4克川萆薢4克土茯苓4克白术2克枳壳2克地肤子2克春砂仁2克。
功用:利湿清热为主,且以健脾。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验方二组成: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用法: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主治:婴幼儿湿疹,症见前额、面部布满丘疹样湿疹,有黄色分泌物渗出,或全身处均散见,指纹紫红,舌润苔薄白。验方三组成:(1)内服方野菊6克银花6克车前草9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6克米仁9克茯苓皮9克苍术6克川柏4克生首乌9克干蟾皮4克(2)外洗湿敷方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抗敏。主治:婴儿湿疹,头面部为甚,以水泡、糜烂、渗液为著,瘙痒不宁。
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