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科普 / 正文

针刺艾灸调理身体治疾病

针刺艾灸调理身体治疾病

针刺艾灸调理身体治疾病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是在生活中总是避免不了一些疾病,有的时候身体出现疾病盲目的服用药物,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但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能够很好地调理身体,其中针灸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能够很好地调理身体和治疗一些疾病,那么针刺艾灸调理身体治疾病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 录

针灸的效果好吗

针刺的作用

针灸能治病并非人人适合

处理针灸意外事件的6个预防方法

1针灸的效果好吗

  疏通经络

  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却温煦濡养,气血闭阻,则会疾病丛生,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在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些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针灸疏通经络作用同样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以足阳明胃经为例:

  针灸疏通经络作用同样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

  足阳明经气偏盛之牙龈肿痛,取本经内庭穴,泻热通经止痛;足阳明经气偏衰的胃痛,可取本经足三里穴,温通经络补虚止痛;足阳明经气逆乱,包括浊气上逆的呕吐,清气不升的腹胀、腹泻等。亦可取本经足三里穴,升清降浊,调和胃气;足阳明经气阻滞引起的股髀部疼痛、麻木,可取本经髀关、伏兔等穴,疏通经气,畅和气血。

  调和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阳热偏盛,治宜清胃泻火,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内庭,针刺泻法。 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阳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腧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刺泻法,并灸。

2针刺的作用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的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邪胜于正则病情加重,正胜于邪则病情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和腧穴配伍来实现的。例如: 在刺灸方面,针刺补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反之,针刺泻法和刺血疗法都有祛邪的作用。

  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俞、气海、关元、命门等穴,多在扶正时选用;十二井穴、十宣、人中等穴,多在祛邪时选用。

  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俞、气海、关元、命门等穴

  如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的虚脱证,治宜回阳固脱,急取关元、神阙,大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如见高热神昏,烦躁口渴,脉洪大而数的外感温热证,治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取大椎、曲池针刺泻法。

  扶正与祛邪,方法不同,但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既可先祛邪后扶正,又可先扶正后祛邪,或扶正与祛邪并用。一般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3针灸能治病并非人人适合

  针灸是一种治疗疾病的好方法,它可以减肥、缓解身体疲劳治疗癫痫等多种疾病,但不可盲目运用,并非人人适合。最常见的孕妇、糖尿病患者就不可用针灸。

  同时,还有一些人也是不适合针灸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四种最典型的,不适合针灸的人吧。

  1. 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4处理针灸意外事件的6个预防方法

  1、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2、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3、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4、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5、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相关文章

可能喜欢的文章

最新文章

  • 考健身资格证考试
  • 营养师证与社保有关系吗
  • 考瑜伽教练证选什么课程好
  • 怎么报考职业针灸师资格证
  • 在校大学生考瑜伽教练证
  • 理疗和按摩证
  • 慢性咽炎验方
  • 中医特色理疗师证什么时间考
  • 卫健委承认的针灸师证书有哪些内容要求呢
  • 营养师证有哪几个专科学校
  • 老年人慢跑有什么好处?
  • 瑜伽营业证好办吗现在能办吗
  • 男朋友考营养师证有用吗
  • 汽车美容师证书报考条件要求
  • 包皮过长不治疗会怎么样?
  • 心理咨询师证书哪里报考的多啊多少钱啊一年几次
  • 大蒜对我们身体的保健作用
  • 国家中医理疗师证书有用吗多少钱啊
  • 心理咨询师证书工作内容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 瑜伽教练证考哪个证书好
  • 理疗师证是哪个部门颁发的证书呢
  • 康复理疗师证从业范围是什么意思呀怎么考取的
  • 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教材有哪些
  • 保健按摩师证报考时间是多少天考试的呢
  • 护士能考临床营养师证吗
  • 常摔跟头要看神经内科(摔跟头挂什么科)
  • 国家推拿按摩师证书怎么考的啊多少钱啊一个月
  • 高级营养师证哪里需要审核
  • 餐饮经营管理师证有什么用处吗
  • 口腔保健师证怎么考取的
  •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