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是一个 2 岁半的小女孩,最近总是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这让爸妈一下警觉起来。在医院几经周转、诊治,医生断定是「抽动症」。而其中原因更让夫妻两人大吃一惊,原来是由于夫妻两个人尤其是妈妈的脾气十分火爆,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生气,孩子错了会被骂,做好了有时候因为妈妈心情不好也会被说。
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喂养人,生命中第一次接触的人,对孩子所表达出的情绪在早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乃至是生理的发展,母亲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之重要远比我们想的要多。
如果这还不能够让你很直接地感受到情绪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么,接下来这个著名的实验将会让你切身地体会到母亲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静止脸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以下是实验截图:
1、实验开始前,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情绪很好,积极响应。
2、实验开始之后,母亲面无表情,孩子很快察觉变化,想要引起母亲注意。
3、孩子继续与母亲互动,想要获得反馈,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4、实验最后,孩子情绪崩溃,开始大哭。
短短的一段视频,有很多地方值得分析:
1. 宝宝这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表情、反馈和周边世界很敏感。
2. 宝宝会使用各种方法重新获取母亲对自己的关注(反馈)。
3. 仅仅不到 2 分钟未得到反馈,宝宝就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的行为反应。
4. 在实验中可以发现,宝宝的情绪是跟随着母亲而变化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孩子会主动模仿妈妈的行为甚至是情绪。孩子仰望着他们自己的母亲,也在母亲的眼中看见他们自己。妈妈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
妈妈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 0~3 岁的婴幼儿时期,父母与其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稳定的依恋关系,孩子就会感到惊慌和恐惧。与成人建立关系也是儿童童年期最关键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所以,妈妈对孩子来说往往意味着:
1.最早也是最权威的情绪导师。孩子会模仿妈妈的情绪与行为,从中学到如何进行情绪控制。如果妈妈的情绪越容易焦虑、不安或者失控,孩子自己的情绪也并不会很稳定。
2.不可替代的安全感来源。早期的依恋关系对孩子来说是获取外界安全认知的重要来源。换句话说,孩子的安全感基本都来源于母亲早期建立的稳定的依恋关系。
妈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若能从母亲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是如何受欢迎的,这便是母亲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孩子最怕的,是母亲对自己的无视
1.拒绝会形成错误的行为习惯
在被拒绝的过程中,宝宝用尖叫、抓挠、挥打等不合适的行为方式去唤起母亲的注意,如果这时母亲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就等于告诉宝宝这些行为可以赢得母亲的关注,那么下次宝宝还会重复这样的行为。然而,这样的行为是具有破坏性的,会让他在以后被忽略时(或其他被忽略的场景中)也采取哭、叫、抓等破坏性的行为习惯,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安全感,更无法学会坚持和等待等人格品质。
2.情绪事没小事,无视带来的是无限的失望
如果让静止脸的时间再延长,让冷漠和拒绝一直持续下去。孩子哭累了,不再哭闹了。这个场景熟悉吗?这不就是口耳相传的「哭累了了就不哭了」的方法吗? 而从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见,拒绝与冷漠处理后得到的「平静」只不过是对母亲连接需求未果后的一种失望,而这个失望很可能会蔓延在日后孩子的生活中,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安全的依恋关系,逐渐会让孩子从自己被拒绝与忽视变成了拒绝这个「不安全」的世界,忽视他人的心理感受,影响自己日后人际关系的发展。
3.再小的忽视都是不可逆的伤害
充分接纳孩子的感受、保持自己情绪稳定是最廉价的教育方式。那些曾经有过的选择性的敷衍、忽略或者是故意的拒绝,更会让还年幼的孩子们内心的安全感与秩序感受到破坏。而对于还处在模仿阶段的孩子来说,对这种人际交往中「拒绝」、「敷衍」、「忽视」的模仿也将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人格发展。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小小年龄就学会「对付」家长,这并不是学会而是无差别的一种模仿甚至是一种控诉。呼吁及时给予回应,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变化。
难点一:有的时候真的很烦,孩子做错事又不能打又不能骂,我不搭理他都不行?
解决方案:对于 0~3 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外界的探索都是通过与母亲的关系中模仿、学习进行感受的。也就是说,在做错事时选择了不搭理的忽视行为,会让孩子带着被忽视时的恐惧、不安、焦虑的情绪认为「不能做错事」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越来越担心事情的对错,而不是好奇心与兴趣。
所以,不回应可能是这些处理方式中最差的一个。反而是有方法地惩罚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弥补性处罚。当孩子犯错了,你可以让孩子自己补救自己的错误。例如,杂乱的书本可以留下他力所能及摆放回去的书本让他自己来进行处理。这样一方面你可以避免与孩子有直接的情绪接触,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孩子明白惩罚的意义。
2、就事论事的处罚。或许你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罚方法,那么你只需要保证做到处罚时能够做到就事论事,不要所有的错误都是同一种处罚方式,符合自己与孩子制定的原则。
难点二:自己很忙,没时间不停回应孩子
解决方案:不能及时给予回应,错过了回应引起情绪问题要给予及时补救,不让孩子觉得是自己妈妈不爱自己。
如果你是白天要工作,晚上才能见到孩子,那么就请你在回到家中后要尽可能地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这里请记住如果你真的十分疲惫。那请你可以抽出较少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妈妈今天非常累的,想和你一起休息,明天周末晚上(一定是能兑现的时间)陪你玩 xx(孩子喜欢的某件事)好吗?」如果孩子答应了,请一定要告诉孩子「妈妈谢谢你的理解,今天宝宝学会了谅解、理解、关心妈妈了」正面强化这个行为的正确性。
养儿育女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件事情了,让所有的事情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可同时虽然辛苦,可如果换一个角度,育儿就等于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会更快乐。而就在你欣慰自己孩子的成长时,不经意之间你也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变得比之前更好,你和孩子一起完成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