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科普 / 正文

艾滋病是什么症状 艾滋病有哪些危害性

感染艾滋病后的特征是什么?

HIV感染后,前几年至10年无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患者可能会有各种临床表现。一般早期症状如普通感冒、流感、全身疲劳、食欲不振、发烧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增加,如皮肤、粘膜白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泡、充血斑等。;逐渐侵犯内脏器官,持续发热原因不明,可长达3~4个月;咳嗽、气短、呼吸困难、持续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并非每个患者都有上述所有症状。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并非所有上述症状都出现在每个患者身上。经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肺部;侵犯胃肠道可引起持续腹泻、腹痛、消瘦等。;也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艾滋病是什么症状 艾滋病有哪些危害性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减少40%,尤其是患者。

2.呼吸道症状

咳嗽时间长,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严重。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便血。这种腹泻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丧失、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二、如何预防艾滋病

1.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

2、安全性行为: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3.不要共用针头:如有必要,例如*这种麻醉剂,不要与他人共用针,也不要使用已经使用过的针。医务人员遵循一定的安全措施,避免艾滋病在患者、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传播。

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纹身、耳朵、脚修复等操作行为,这些都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使用低价操作室或没有卫生证书的机构进行这种高风险的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设备没有严格消毒,就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不共用日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在月经期间要注意卫生。

6、注意创伤保护:工作中如有创伤,运动创伤引起的出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伤害皮肤在救护伤员时接触伤员血液。

7.避免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者感染新生儿HIV母乳喂养的概率会增加12%-14%。三、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吗?

说到艾滋病的预防,单性伴侣和忠诚性伴侣是最重要的。避孕套只是危险性行为的最后手段,但避孕套的预防效果是肯定的。

避孕套确实可以预防艾滋病。美国做过这样的实验。夫妻一方感染,125人坚持使用避孕套,另外125人间歇使用避孕套。两年后,使用避孕套的患者没有感染。另一组患者中有12人是阴性的,但后来被感染了HIV。因此,预防效果肯定存在,但任何事情都不是100%。我们必须正确认识避孕套在预防艾滋病方面的作用。

避孕套可以分离精液和阴道分泌物,防止男女体液在性交时相互接触,因此也被用来预防性病的传播。艾滋病开始流行后,由于没有疫苗和特效药,性自由盛行的国家暂时无法改变人们的不健康性行为,因此不得不大力提倡使用避孕套来减少艾滋病的流行。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艾滋病毒在高危性行为中感染的机会,但失败率仍然很高。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的避孕套艾滋病预防失败率为16.英国社会科学医学杂志7%报告31%,主要原因是避孕套质量差,使用不当导致破裂滑脱。四、艾滋病到底有哪些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身体上说:一旦艾滋病毒感染者发展成艾滋病患者,他们的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不得不承受巨大的身体痛苦,最终被杀死。

在心理和社会上,一旦艾滋病毒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心理压力就会很大。 此外,艾滋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歧视会影响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会承担沉重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由于大多数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不能再工作,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用时,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很快就会恶化。艾滋病患者家庭的结果一般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者留下父母无人养老。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犯20-45岁的成年人,他们是社会生产者、家庭抚养者和国家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预期寿命降低,民族素质降低,国力减弱。社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将许多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推向社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犯罪率,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成千上万的儿童成为孤儿,使成千上万的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但也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和过度的劳动负担。

相关文章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