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没有出血,但是有牙印怎么办?
被狗咬了,首先要看皮肤有没有损伤,不管有没有出血,都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如果发现皮肤有明显损伤,一定要注射。
对于一般咬伤,即皮肤无出血的轻微擦伤、抓伤或损伤,应在0(第一天,注射当天)、3(第四天,以下类推)、7、14、30天内注射疫苗1安瓿。
对严重咬伤,除应按上述方法注射该疫苗外,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在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 疫苗全程注射后,应加强注射2-3针,即注射15、75天或10、20、90天。
注射疫苗1天 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肝硬化、免疫缺陷、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老年人、严重营养不良、咬伤后48小时开始免疫等7种情况,应在初始种植时添加2-3 双疫苗量,分部位注射,免疫效果好。此外,虽然有些病毒受轻伤,但侵入更多的病毒或伤害丰富的神经部位,也可能出现潜伏期短、单一疫苗无效的病例。二、狂犬病能治好吗?
目前,人类对狂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狂犬病后的死亡率接近100%。
狂犬病病毒在皮肤或粘膜损伤部位侵入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局部组织的繁殖期 病毒侵入咬伤部位后,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中小量增殖,然后侵入附近的周围神经。
(二)侵入中枢神经期 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扩散,其速度约为每小时3mm。到达脊髓背神经节后,病毒在其中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迅速到达大脑,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的神经元。
(3)向各器官扩散期 病毒从中枢神经系统扩散到周围神经离心,侵入最多的组织和器官,特别是唾液腺、舌味蕾、嗅神经上皮等病毒。由于迷走神经核、吞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的损伤,呼吸和吞咽肌痉挛可发生,临床症状如恐水、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刺激交感神经,增加唾液分泌和出汗;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的损伤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甚至突然死亡。
一般来说,狂犬病患者在3~6天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因此无法有效治疗狂犬病。对于狂犬病,我们只能采取加强预防措施。三、狂犬病是如何形成的
1、狂犬病(rabies)急性传染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怕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相互咬伤传播病毒。我国狂犬病主要由狗传播,家犬可成为无症状携带者,因此表面健康的狗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狂犬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狂犬病患者的死亡率接近100%。患者一般在3~6天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因此应加强预防措施。
主要由狂犬病病毒通过动物传播而成。狂犬病病毒含有5种蛋白质,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基质(M)等。狂犬病与乙酰胆碱的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其次是病猫和病狼。人被生病动物咬伤后,动物唾液中的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引起疾病,少数患者也可能因眼结膜被生病动物唾液污染而生病。
3.狂犬病普遍易感,猎人、兽医和动物饲养者更易感。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感染肌细胞,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中小量增殖,然后侵入附近的周围神经。然后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的轴向索向中枢神经扩散,不延缓血液扩散,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的神经元。病毒在灰质中大量复制,沿神经下降到唾液腺、角膜、鼻粘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舍的主要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聚集在细胞中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病实验室诊断的指标。
4.感染后并非所有人都发病。约15%~20%的人被病犬咬伤,约50%~60%的人被病狼咬伤。其发病因素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伤口处理、衣着厚度和疫苗接种有关。四、预防狂犬病的方法
狂犬病疫苗必须注射5次,因为前三次注射刺激身体尽快产生抗体,所以三次注射后可以产生达到保护水平的抗体,但持续时间不长,后两次注射属于增强免疫力,以保持抗体的耐久性和滴水水平。经过五次免疫,抗体水平至少可以在半年内达到保护水平,无需接种轻微咬伤。
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方法如下:
1.暴露前预防接种疫苗,即健康人在被狂犬病咬伤、抓伤前接种狂犬病疫苗。狗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是适合经常在野外工作人员、农村邮差、疫区游客和生活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人的疫苗接种对象。按0天、7天、21天接种3针狂犬病疫苗,每针1针.0ml,免疫力超过1年。
2.暴露后预防接种果被狂犬病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无论年龄和性别如何,用肥皂水反复冲洗,然后用碘酊消毒几次。然后及时接种足够数量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一般在被咬人0天(第一天、当天)、3天(第以下类比)、7天、14天、28天注射,共5次。儿童的剂量是相同的。
3.严重咬伤者(头、颈、手指、多部位3处咬伤者或舔粘膜者),除上述方法外,应在0天、3天内加倍注射狂犬病疫苗,并在0天内注射狂犬病血清(40IU/Kg)或者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局部和肌肉注射侵润注射咬伤。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后加强注射2~3剂疫苗。也就是说,在第15天、75天或第10天、20天和90天加强狂犬病疫苗的注射,总共注射9或10针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