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为常用的菌类药材。其味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入膀胱、肾经,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药理研究证实,猪苓确有利尿治水肿作用,所含猪苓多糖有增强免疫、抗肿瘤作用等。
肾炎浮肿:猪苓、茯苓、泽泻、滑石、车前子各10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亦用于淋浊尿痛,小便不利。
湿热黄疸:猪苓、黄柏[文]、栀子、大黄各10克[章],茵陈、垂盆草各15[来]克,水煎服。
寒湿腹泻:猪苓15克[自],肉豆蔻、生姜各10[证]克,吴茱萸、黄柏各6[书]克,水煎服。
脾虚带下:猪苓10克[报],山药、白术、薏苡仁[名]、芡实各15克,水煎[中]服。
银屑病:猪苓注射液,[心]成人每次两毫升,每日[文]两次;5~12岁两毫[章]升,每日一次,肌注,[来]连续用药两周以上。
肺部肿瘤:猪苓多糖注[自]射液,每次40毫克([证]两毫升),每日一次,[书]肌注。有增强巨噬细胞[报]功能、减少出血和感染[名]、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等[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