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很多朋友都被肾虚的症状所困扰着,肾虚不仅侵袭到了众多的男性朋友,不少女性朋友也受肾虚的困扰。那么肾虚到底该如何调理呢?中医建议广大朋友联合艾灸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改善体质,调节肾虚症状。艾灸如何调理肾虚症状?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深入的了解一下吧!
何为肾虚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文]本,是人体生殖发育的[章]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来]原动力。肾的精气从功[自]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证]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报]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名]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中],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心]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文]。
目前人们常说的“肾虚[章]”,如遗精、阳痿、早[来]泄、性冷淡、不育、不[自]孕等,实际上是狭义的[证]肾虚。广义上的肾虚包[书]括一系列的全身症状。[报]中医所说的肾虚和西医[名]认可的亚健康状态颇有[中]相似之处。
中医所指的肾虚,有很[心]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文]是肾阴虚、肾阳虚。
肾阴虚,表现为口干舌[章]燥、失眠多梦、心情烦[来]躁、腰酸膝软、手足心[自]热、耳鸣头晕等症状。[证]另外,女子会出现便秘[书]、经少甚至经闭等表现[报];肾阳虚,表现为面色[名]白或黝黑、腰膝酸疼、[中]精神不振、手足冰冷、[心]畏寒怕风、腹泻、身体[文]浮肿等。此外,女子会[章]出现不孕、遗尿、浮肿[来]、性欲低下等症状。
何为艾灸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自]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证]中医疗法。主要是将艾[书]草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报]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名]特定部位。
艾灸养肾的穴位
1、神阙穴
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心]。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文]应的肚脐中。艾灸治疗[章]肾虚怎么样?灸此穴有[来]温补元阳、健运脾胃、[自]复苏固脱之养生功效。[证]常灸神阙穴,可起到强[书]壮体质、延年益寿作用[报]。
2、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名]3寸处。灸此穴有温肾[中]健脾、补益固脱、散寒[心]止痛、调经养血、保健[文]延年的功效。主要可用[章]于治疗阳痿早泄、小便[来]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自]病,月经不调、产后出[证]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书]、腹痛、腹泻、便秘等[报]胃肠系统疾病。
3、气海穴
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在[名]肚脐下1.5寸。灸此[中]穴有壮元阳固虚脱、培[心]补元气、回阳益阴、调[文]和营卫、延年益寿、抗[章]衰防疾的作用。气海和[来]关元穴在人体下腹部,[自]共同保护着生殖系统。[证]下腹部是女性子宫、男[书]性精囊藏身之处,都是[报]极其重要部位。古人说[名]“气海一穴暖全身”,[中]强调该穴保健养生作用[心]。但阴虚者慎灸此穴,[文]孕妇禁灸此穴。
4、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章]胫骨边缘。艾灸治疗肾[来]虚怎么样?足三里是胃[自]经的合穴,具有气血双[证]补作用,能增强人体免[书]疫力,增强体质。此穴[报]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名]气、补肾壮阳,对调理[中]脾胃虚弱等有帮助。
5、涌泉穴
《黄帝内经》指出:“[心]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文]心也。”在人体足底,[章]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约[来]当足底第2、3跖趾缝[自]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证]1/3与后2/3交点[书]上,乃是肾经的首穴。[报]艾灸此养生穴位,具有[名]很好的补肾强体功效。[中]
艾灸治疗肾虚怎么样?[心]选好穴位后,将艾条点[文]燃,在距穴位约2~3[章]厘米处施灸,局部有温[来]热舒适感觉,即固定不[自]动,可随热感而随时调[证]整距离。每次灸10~[书]15分钟,以灸至局部[报]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名]3日1次,长期执行。[中]
艾灸的操作方法
1、要专心致志,耐心[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文]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章]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来]移动,不在穴位上,徒[自]伤皮肉,浪费时间。对[证]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书]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报]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中]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心]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文]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章]位、穴位,以保证艾灸[来]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自]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证]质地的,很容易燃着,[书]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报]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名]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中]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心]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文]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章]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来]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自]: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证]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书]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报]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名]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中]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心]。
5、要防止感染:化脓[文]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章]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来]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自],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证]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书]: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报]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名],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中]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心]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文]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章]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来]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自]。
8、要循序渐进,初次[证]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书]刺激量,先少量、小剂[报]量,如用小艾炷,或灸[名]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心]。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文]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章]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来]会出现头晕、眼花、恶[自]心、面色苍白、心慌、[证]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书]。出现晕灸后,要立即[报]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中]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心]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文]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章]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来],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自]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证]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书]。
肾虚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较大的危害性,尤其是男性,如果伴随肾虚的症状,很有可能会带来性能力变弱,不育等困扰,因此及时的调理肾虚症状很关键。建议广大朋友结合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改善症状,早日摆脱肾虚等问题,平时还可以多多结合中医食疗的方法增强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