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是一类极为常用的外用药,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等特点。家庭中常用的有黑膏药(如跌打膏、镇痛膏、狗皮膏等)及橡皮膏(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贴膏药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其中的学问却不少。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四点:
掌握好适应症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不可随意“通用”。例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去腐生肌;橡皮膏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救心膏是选用活血化瘀、芳香去湿的中药如麝香、冰片、红花、乳香、没药等再加上硝酸甘油制成的敷贴膏药,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可立即取一片贴于心前区,一般5~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
方法要正确在贴膏药之[文]前,应先用热毛巾或生[章]姜片将患处或穴位处的[来]皮肤擦净拭干,然后再[自]贴。贴膏药应剃净汗毛[证]或尽可能避开汗毛较多[书]的地方,否则一是粘不[报]住,二是撕揭时带起汗[名]毛会引起疼痛。冬天气[中]候寒冷时,橡皮类膏药[心]往往不易粘贴住,这时[文]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章]水袋敷一下,以便粘贴[来]牢固,增加治疗效果。[自]烘烤方法也有讲究,如[证]使用黑膏药类膏药,应[书]先将膏药放在酒精灯、[报]蜡烛等微火上加温或将[名]其漂浮在开水上面软化[中],等烘烤后的膏药不烫[心]皮肤时再贴于患处。患[文]处必须用温水洗净擦干[章],否则膏药贴不牢固。[来]此类膏药可持续贴1~[自]2周。
部位要选准有的膏药必[证]须贴于特定部位,如小[书]儿暖脐膏治小儿寒积腹[报]痛,须贴于肚脐上,未[名]满月小儿则应贴于脐下[中]小腹部;十香暖脐膏治[心]脘腹冷痛,可贴于脐腹[文],也可贴于痛处;再如[章]阳和解凝膏,使用时要[来]贴在颈项后的大椎穴。[自]
有禁忌症者切勿滥用有[证]下列情形之一者均应谨[书]慎使用:(1)除拔毒[报]膏外,患处有红肿及溃[名]烂时不宜贴,以免发生[中]化脓性感染。(2)平[心]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文]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章]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来]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自]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证]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书]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报]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名](3)凡是含有麝香、[中]乳香、红花、没药、桃[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文]药,孕妇均应禁用。特[章]别是孕妇的脐部、腹部[来]、腰骶部都不宜贴膏药[自],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证]产。(4)如果贴膏药[书]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报]水疱、剧烈瘙痒,说明[名]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中]停止贴敷,并进行抗过[心]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