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针灸学习 / 正文

中医针灸有哪些常见的针刺体位(中医针灸有哪些常见的针刺体位图片)

  相信大家对于针灸技术都有一些了解,生活中利用针灸进行保健与治疗疾病的人也是非常的多。不过我们也知道,针灸讲究的体位,在正确的身体位置上进行针刺操作。那么中医针刺常见的有哪些体位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下吧!中医针刺时常用的体位有几种?中医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中医针刺时常用的体位有几种?中医针刺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六种: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3.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以上就是常见的几种针刺体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点了解呢?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容易使病人感到疲劳,易于发生晕针等情况。因此根据病情选取适当的体位,效果会更好。

中医针灸有哪些常见的针刺体位(中医针灸有哪些常见的针刺体位图片)

相关文章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