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天柱穴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天柱穴的准确位置图
天柱穴位于颈后区,横平第二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正坐或俯伏取之。
取穴方法
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哑门(督脉)旁1.3寸,当顶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取穴。
穴位解剖
天柱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项筋膜、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有枕动、静脉干。分布着枕大神经干。皮肤厚而坚韧,由枕下神经皮支分布。皮下筋膜致密,富有脂肪,有纤维束连于皮肤与项筋膜,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该肌上部深面有枕动、静脉经过。头夹肌、头半棘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支配。头后大直肌则由枕下神经支配。在肌肉深层,寰椎侧块与第二颈椎横突之间有椎动脉经过,所以针刺不宜盲目过深。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头夹肌的内侧→头半棘肌。
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静脉干。
天柱穴的作用
天柱穴意义:膀胱经的阳热之气由此快速上传头之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强劲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快速上行。
天柱穴功效:化气壮阳,天柱穴有祛风解表,舒筋活络,清头明目,强筋骨的作用。
主治病症
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位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
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位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
天柱穴主治头目、颈项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视物不明、迎风流泪、鼻塞、咽肿、癫狂、惊痫、颈项强痛、角弓反张、肩背痛等。
现代又多用天柱穴治疗枕大神经痛,咽喉炎,癔病,神经衰弱等。
天柱穴主治头痛,项强,目赤痛,咽喉肿痛,鼻塞,肩背痛,小儿惊癫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后头痛,癔病,神经衰弱,失眠;
五官科系统疾病:慢性鼻炎,鼻出血,咽喉炎;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扭伤;
其它:感冒等。
穴位配伍
天柱穴配大椎穴治头痛项强。
天柱穴配列缺穴、后溪穴,有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天柱穴配合谷穴、太阳穴,有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整个后头部;
不可向上斜刺,以防造成延髓损伤。
艾灸方法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柱穴解析
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饱满之状。本穴气血乃汇聚膀胱经背部各俞穴上行的阳气所成,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以此得名。
天柱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属足太阳膀胱经。天即天空,柱即支柱,古称颈椎为“天柱骨”,此穴在其旁,故名天柱。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汗不出,天柱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足不任身体。
《针灸大成》:主项强不可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