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抗创伤休克药物研究有新收获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刘良明教授潜心研制的和受体,日前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专家称,该受体是参与创伤休克心血管功能和免疫功能抑制作用的主要阿片受体,为开发新的抗创伤休克药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来,在抢救交通事故及各种灾害所致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除了液体复苏、功能支持外,还没有理想的抗休克药。而研究较多且效果较好的是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但它对阿片受体的选择性低,特别是在抗休克的同时可作用于与疼痛有关的阿片受体,不但不适用于创伤休克的救治,反而使病人的疼痛加剧。对此,刘良明教授带领课题组,历经5年苦战攻关,首次创新利用清醒的家兔及大鼠作为失血性休克模型,阐明了创伤休克后EOP(主要是—内啡肽)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参与创伤休克心血管功能抑制作用的阿片受体,即和阿片受体,系统解释了创伤休克的免疫功能变化规律,为寻找创伤休克新的治疗药物及血管反应性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目前,该课题组正按新药研究要求系统评价和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的抗创伤休克作用,争取早日推向临床。

抗创伤休克药物研究有新收获

相关文章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