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外营养是人体在消化道疾病、创伤或手术后需要长期进行特殊饮食治疗的一种方式,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受限,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肠外营养被称为“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
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包括:
1、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腹膜炎、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小肠吸收不良症等,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或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2、疼痛性疾病:如急性肾损伤、脊髓损伤、严重烧伤等,患者可能因为身体炎症或者神经损伤导致吞咽困难,无法正常摄入食物。
3、术后恢复期:如肿瘤切除术、大手术等,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期需要长期依赖静脉输液,无法正常进食。
4、失血过多:如大出血、贫血等,患者可能会因为失血过多而导致血浆蛋白不足,影响全身的营养吸收。
肠外营养主要分为口服制剂和静脉制剂两种,口服制剂可以直接进入肠道,吸收率一般较高;静脉制剂则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需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保证药物的安全使用。
肠外营养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
1、安全用药:在使用肠外营养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2、营养补充:肠外营养不能替代正常饮食,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设计合理的营养计划,补充各种必需营养素。
3、监测血糖和电解质:肠外营养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或低血糖,因此需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水平。
4、遵医嘱更换瓶装药液:肠外营养通常需要定期更换瓶装药液,以保持充足的营养供给。
肠外营养对于许多疾病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够提供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肠外营养也有其局限性,如副作用较多、长期依赖、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操作等,在选择肠外营养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