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科普 / 正文

刘维涓品烟亦品人生(组图)

刘维涓品烟亦品人生(组图)http://www.sina.com.cn2005年01月21日20:52滇池晨报  云南日报网  百年来,烟已成为一种文化。在我们的生活里,有这样一些特殊的烟民:他们的感官特别敏锐,吸烟是他们的工作;每个香烟新品的开发,要经过他们千百次的品吸;他们吸烟不是享受,更多是为了奉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工作―――卷烟评吸。◎记忆

首先得说一说一位同事一段两年前的记忆:玉溪,红塔集团,一个香烟评吸会。一排的男评委中,一位长发飘飘的年轻女子赫然其中,手指纤细,姿态优雅。评吸开始了,熄灯,火柴划过,青烟冉冉。深吸,用心品吸,每一项打出来的分数,都与所有专家的平均分最是接近。“这个女子不简单!”同事暗叹。

刘维涓品烟亦品人生(组图)

2005年元月15日,天气预报上第一次出现了昆明人渴望的“雪”字:昆明,阴,雨夹雪,温度2到11度。上午11点30分,穿过雨丝迷蒙的昆明城,在位于昆明高新开发区的云南瑞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那名鲜活在同事记忆中的“品烟师”终于出现在眼前。那天是周末,她没有休息。

与同事的讲述略有差别,刚做母亲不久的她,周身散发着让人亲近的柔,看不出“品烟师”的痕迹。

她,就是“品烟师”刘维涓(一见面,她就纠正了记者的叫法:“我想我的职业不叫品烟师。准确地说,我的职业应该叫‘卷烟感官评委’”)。这个采访,也即是源于同事的这一段记忆。◎尝试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如果天堂没有烟斗,我宁愿选择地狱。”这是一个老烟民的肺腑之言,他的生活,是与烟分不开的。

刘维涓则不同。在正式品烟之前,她甚至没有真正尝过香烟的滋味。

刘维涓的专业是化学,毕业后进了烟草行业,也算专业对口。但家里一直没有人抽烟,因此,香烟实际上对刘维涓是陌生的。她也坦言,当时更不知道还有“卷烟感官评委”这一职业的存在。在单位,她发现一些前辈抽烟很“奇怪”:不像一般的吞云吐雾只为享受,抽后能准确地说出是什么牌子的烟,有些什么特点等,非常专业。对此,刘维涓充满了好奇,知道这是“卷烟感官评委”的特长后,好强的她心里开始有了很多想法。她的工作关乎的是香烟的配料――香精香料的研究开发,看多了“卷烟感官评委”的行为,她也萌发了想知道配料与卷烟结合后的效果的想法。

然而,开始吸的第一口烟却呛得她连连咳嗽,只感觉嘴里全是苦味,感觉难受极了。◎难忘

距离那呛人的第一口烟,已经快有10个年头了。如今,刘维涓已经是一个专业的卷烟评委了。从那第一口开始,刘维涓的生活中多了一件事―――品烟、评烟。

刘维涓一直在说,品烟是职业所需:“作为一个女人,我一点都不喜欢抽烟。我相信任何一个女人都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想抽烟。因为职业所需,我选择了对卷烟进行评析,我很热爱我的职业,它可以创造很多新的成果,自己会面临很多新的尝试和挑战,因此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和许多的精力。”这些年来,刘维涓品了多少支烟,没有人能统计出来,连她自己,显然也是不能记清楚了。但第一次品烟的情形,她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她说:“太让我难忘了。”

那是刚开始抽烟不久,刘维涓对烟还不太有感觉。虽然觉得很难抽,但也没有放弃。不过,品烟的感觉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刘维涓自己感觉也不是很自信。有一次,她同单位里的几位前辈一起去烟厂。烟厂拿出一些产品,请他们一行进行评吸,以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刘维涓面临了第一次正式的品烟,心里感觉很虚:“我到底会不会品啊?会不会闹笑话?”评吸开始了,刘维涓投入地品,用心地感受,有了一些初步的意见。评吸结束,该发言了,由于是按照座位开始发言,刘维涓坐在第一个。“我很着急,太紧张了,生怕自己说的不专业。”,回想当年,刘维涓依然感慨万千。紧张归紧张,刘维涓还是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品烟感受说了出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她松了一口气―――她发现,别的专家的评吸意见,也跟自己的差不多。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她开始自信起来。

从那以后,刘维涓开始走上了自信的品烟之路。她说:“品烟是需要天份的。”后面的话,谦虚的她没有说,那应该是:她有这个天份。

◎品烟

刘维涓说,品烟和抽烟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品烟不是享受,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品烟是用脑子去抽烟,用思维去抽烟。对于“卷烟感官评委”来说,卷烟质量可以从光(色)泽、香气、谐调、刺激性、杂气、余味等几个方面进行判断。而仅仅香味一项,现有烤烟、雪茄、混合型,又有浓郁、饱满、充实等种类之分,每一种之下再有细分,共有数十种类型。

品烟不仅是品成品烟,事实上,什么烟都要品,包括单料烟(即单品种烟叶),口感十分晦涩。

◎卷烟感官评委

“卷烟感官评委”就是我们俗称的“品烟师”。“品烟师”是什么样的人?有人说是“金领”,有人说很“神秘”。有人说是“烟鬼的终极梦想”,有人则干脆说“敢死队员”。对此,刘维涓很淡然:“烟卷感官评委其实就是普通人,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罢了。”

“卷烟感官评委”的感觉很重要,品烟时要调动各种器官,仔细品味。吸烟时是很用力的吸,把足够多的烟量充满整个口腔,同时回咽,之后一点一点从鼻腔呼出,从舌头、喉咙、鼻子等慢慢找到感觉,感觉到香烟的余味,香味和舒适性(刺激性),根据这些感觉给出总体的判断分数。

卷烟评委品吸的一般是面向市场即将推出的新产品,这些新产品从单料烟到复合烟甚至连香料配方等各方面因素,都离不开卷烟评委的感觉和判断。不过,刘维涓说,卷烟评委更多品的是旧产品,因为旧产品在原料上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同时也面临着必须质量稳定和市场跟踪的问题。◎品吸

为了孩子考虑,刘维涓近来其实已经基本不抽烟了,应记者一再要求,她答应重现一次品吸香烟过程。

天似乎要转晴了,办公室里变得很明亮。刘维涓说,真正的评吸会时,评吸现场必须熄灯,卷烟上的所有品牌标识都会被贴住。每个评委都只发给一个红光的小手电,光线仅够打分时照明使用。

身穿白大褂的刘维涓就这样坐在了光线十足的办公桌前,她从桌子上拿起一支烟,用打火机“啪”地点燃,姿势优雅而迷人。纤细润泽的双指间,一缕青烟开始袅袅上升。她慢慢地深吸一口,回咽,再慢慢地吐出烟雾,沉醉地感觉,那样地入迷,那样地美丽,那样地和谐。她说,“卷烟感官评委”一般都不会刻意地注重姿势,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香烟本身,是对烟的感觉。尽管如此,她的姿势依然无比吸引人。

刘维涓说,品烟的过程其实并不像现在这样地简单。一般的评吸会上,除了香烟,还有清茶和水果。一次评吸一般要品近20支香烟,为了保证感觉的敏感,必须保持口腔、嗅觉等的灵敏度。先喝清茶,消除异味干扰。第一口烟一般是不做评判依据的,再喝茶,吸第二口,感受,再吸第三口……品吸完一支烟,就需要休息一会儿,喝茶,吃点水果。

品吸时必须心无旁骛,专注认真,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在香烟上。因此,评吸会下来,评委往往十分疲倦。

像这样正式的评析会,以前刘维涓每个月就要参加一次,现在一般一个季度或半年才参加一次了。◎醉烟

品烟如喝酒,品得多了,都会感觉到不舒服。刘维涓说,由于烟里含有大量的烟碱,刚开始抽烟时,非常不习惯,也感到很不舒服,常常出现醉烟的情况。有时候感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有时候,烟抽多了,人会非常兴奋,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轻微的时候,也会感到头晕,状况非常不好。

刘维涓抽烟从来不挑品牌,好的、差的、贵的、便宜的,她都抽过,她抽烟是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她说,这都是为了工作考虑。如果一个卷烟感官评委开始习惯抽某一个品牌的香烟,那么就会影响他品吸时的标准。对于一个合格的卷烟感官评委来说,这是职业所不允许的。

不过,对于一个合格的卷烟感官评委,刘维涓不会因为醉烟这样的小问题而放弃她为之努力的工作,她清楚地知道,她要的是什么。◎认证

卷烟评委的最高级别是国家级卷烟感官评委,到目前为止,它的成员只有几十个,而成为其成员,几乎是每个评委的梦想。

一般来说,每个烟厂都会有自己的评委。而真正要成为职业的卷烟感官评委,则需要资格认证。认证考试的内容包括理论和其他实践。理论方面不简单,按照旧国标,卷烟质量可从六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光泽,烟丝的色泽、油润度,是评判的依据;二是香气,香烟的香味有烤烟、雪茄、混合型三大类,中国人以烤烟型为主,香气又分浓郁、饱满、充实等种类,每一种类又可以再细分,总共有几十种类型;三是谐调,评价卷烟香气是否和谐、有无其他气息;四是刺激性,即平时人们说的“顺”和“呛”;五是杂气,香烟燃烧产生的味道是不是纯净;六是余味,就是抽一口烟吐出去后,吸烟人的舌头等部位的吃味感受。除了理论,还有无数的品吸实践。当然,天份是很重要的,各相关器官的灵敏度都很有讲究。

刘维涓是2001年取得卷烟感官评委资格证的,目前,她已经属于“省嘴”级别的评委。当时,她是云南最年轻的女评委。对于性别,她这样说:“女性品烟,会更加细腻。”

◎生活

刘维涓是那种需要细细观察的女人,无论是在她品烟时,还是生活中。

她很随和,也很谦虚,因此她自己评价自己时,歪着头想了半天,嘴里说着:“我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是什么样的人呢?”最后很坚定地告诉记者:“我跟别人没有任何两样,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罢了。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有一定的好奇心,好强,不是一个坏人。”

生活中的她,除了卷烟评委,真正的身份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她的工作很忙,一早穿越半个昆明城上班,中午在单位食堂解决午餐,立刻进入下午的工作,下午下班后,一般很晚才又穿越半个昆明城回家。她连报纸都忙不过来看,了解新闻一般就从网络上了解。

为了工作,她每天至少要评10来支烟。对她来说,这样的品吸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更多更主要的工作是开发新产品,创造一些新的东西。为了品烟工作,她的饮食主要选择一些清淡的东西。

刘维涓说,卷烟也是一种文化。她没有正面评价关于女孩抽烟的种种,但她很真诚地说:“家里一直都非常支持我,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不会坚持到今天。”

这是生活中的刘维涓,一个真实的女人。

链接

瞄准烟民的口味,不断推陈出新,是烟草商占领市场的需要。尽管目前科技已经相当发达,但再先进的设备也无法替代品烟师的感觉。

一般说来,商家要推出一个新品种,先要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定位,试制出一批新产品。这批新产品先由技术中心的品烟师集中试吸,经过他们反复品吸得到肯定后,再请社会上的一些烟民来“评头论足”。

如果被认可,就集中本厂的所有品烟师来品吸,最后给产品定型。如果不被认可,就打回去重新试制查找原因,调整配方。一个新品种的研制,需要经过品烟师成百上千次的品评与加工。

周海芬田鸿(滇池晨报?都市名流)

相关文章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