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治温热证
汪某,男性,年54岁。患感冒发热,于1971年6月12日入某医院。在治疗中身热逐步上升,到14日达38℃以上。
曾屡进西药退热剂,旋退旋起,8天后仍持续高烧达38.8℃,6月22日由中医治疗。
诊察证候:口渴、汗出,咽微痛;脉象浮大,舌苔薄黄。认为温热已入阳明经,内外虽俱大热,但尚在气分,不宜投芩连苦寒之剂,因疏白虎汤加味以治。
处方:生石膏60克,知母12克,粳米12克,炙甘草9克,鲜茅根30克(后下),鲜芦根30克,连翘12克。水煎,米熟汤成,温服。
下午及夜间,连进2剂,热势下降到38℃;23日,又按原方续进2剂,热即下降到37.4℃;24日,原方石膏量减至45克,进1剂;25日又进1剂,体温已正常,口不渴,舌苔退,唯汗出不止,以王孟英驾轻汤加减予之。随后进补气健脾剂,兼饮食调理,月余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