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为求其鲜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雨水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
很多不太懂茶叶的消费者,认为这样的茶叶因为新鲜,品质和营养价值也会比较高,就会争相购买。实际上,茶叶并非越新鲜越好,像普洱茶、黑茶就是越陈越好,绿茶虽然追求新鲜,但也不是说非要新鲜到现采现喝的程度。
春季喝茶不能过于“赶鲜”,因为新茶都是刚摘下来不到一个月的茶叶,其中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对人有益的物质还没完全氧化,这些物质会刺激肠胃,容易引发肠胃虚弱者腹痛、便秘、口干等症状;新茶中含有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等物质,也容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和刺激。有些人特别是平时没有饮茶习惯的人,饮用新茶后会出现冷汗淋漓、失眠、四肢无力等“醉茶”的症状。
春茶最好放置半个月后,等茶中的有益物质自动氧化后再喝。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亢、心脏病、胃病、哺乳期、孕妇和婴幼儿等,都不适合饮茶。一旦发生“醉茶”,可以吃些饭菜、甜点或糖果,这些酸性物质可以与茶叶中所含的碱性刺激性物质中和。如果情况较重,如呼吸急促、心率紊乱、抽搐等情况,就要赶紧去医院。
熟记以上关于春茶的注意事项后,你还需要知道春茶的7个常识
一、火气大,绿茶最清热
“春天火气大,喝茶最好以清热为主,这也是‘春喝绿茶最当时’的主要原因。”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养科医生张秋莲说,绿茶可以祛毒、清肝、利胆,生活不规律、体质湿热的人,喝绿茶还能很好地以气化湿。清明、谷雨前后上市的绿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此时的茶叶内游离氨基酸等营养充足,茶香、茶味也最佳。
二、常咳嗽,白茶最润肺
除了绿茶,不被大家熟悉的白茶其实也很适宜此季饮用。张秋莲说,今春天津气温偏高,雨水较少,早晨起床后很多人都感觉嗓子干、咽喉痛、咳嗽不断。从中医角度看这是肺燥,而春燥最易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此时喝点儿味温性凉、清热降火的白茶,十分利于润肺化痰,对呼吸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三、防春困,花茶最醒脑
如果常被春困所扰,张秋莲建议多喝花茶,因为中医学认为,浓郁的香茶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人体内的寒邪,又能够促进人体阳气生发。
玫瑰花茶重在舒展肝气,茉莉花茶能松弛神经,菊花茶可以养肝明目、排毒降火,金银花茶可以缓解春季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四、怎样喝茶最养生
绿茶别洗茶 据了解,“洗茶”这个词始于明代,《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一词的解释是“洗去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张秋莲指出,春天上市的绿茶不用洗,洗了反而没好处。以龙井茶为代表,明前、雨前上市的龙井采自嫩芽,一遇沸水,茶叶中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就会迅速溶解,洗茶非但没诱发茶香,反而让这些有益成分全部流失。
五、茶具别通用
不管是花茶、绿茶,还是白茶,一个茶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喝绿茶时,建议用紫砂壶茶具,用紫砂壶泡茶醇厚芳香,陈茶不馊,过夜不起腻苔。白茶则建议用干净的玻璃杯,可以衬托出白茶中的白茸毫。花茶最好用盖碗泡,因为喝花茶主要是品香味和感受清新的口感,盖碗中的盖子正好可以保留住茶的香味与口感。冲泡时,最好将茶盖盖上闷两三分钟,此时茶香最浓。
六、怕失眠别喝头道茶
茶水虽有助提神,但也会让人失眠。不过,张秋莲指出,喝茶失眠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茶叶泡开大约3分钟时,大部分的咖啡碱就已溶解到茶水中了,这时的茶水具有明显的提神功效,使人兴奋。要是怕失眠,就别喝这头道茶汤,更不要喝浓茶。
七、泡一杯茶别喝一天
有的上班族习惯一杯茶喝一天,其实这样无异于饮白水。有人测算过,用沸水冲泡花茶、红茶、绿茶,第一次能溶出可溶物总量的55%左右;第二次冲泡约为30%;第三次冲泡为10%左右;第4次冲泡只有1%-3%。由此可见,一杯茶水在冲泡四次以后,就等同于白开水了。
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