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滋病病理病因
艾滋病病因:
根据研究,艾滋病起源于非洲,然后移民到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发布了5例艾滋病患者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记录艾滋病。这种疾病于1982年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之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名前往中国的外国人住在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HIV感染者需要几年,甚至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才能发展成艾滋病患者。由于身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虽然世界各地的许多医学研究人员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还没有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已被列为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二、艾滋病的表现
艾滋病表现:
青壮年发病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组。感染艾滋病后,常患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分枝杆菌、真菌感染等罕见疾病。HIV感染后,前几年至10年无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早期症状如普通感冒、流感、全身疲劳、食欲不振、发烧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增加,如皮肤、粘膜白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泡、充血斑等。;逐渐侵犯内脏器官,持续发热原因不明,可长达3~4个月;咳嗽、气短、呼吸困难、持续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并非每个患者都有上述所有症状。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并非所有上述症状都出现在每个患者身上。经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肺部;侵犯胃肠道可引起持续腹泻、腹痛、消瘦等。;也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减少40%,尤其是患者。
2.呼吸道症状
咳嗽时间长,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严重。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便血。这种腹泻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丧失、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咽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润性肿块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三、艾滋病检查
艾滋病检查:
1.检查身体免疫功能
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主要包括:CD4 T淋巴细胞耗尽,外周血淋巴细胞明显减少,CD4<200/μl,CD4/CD8<1.(正常人为1.25~2.1),晚发型变态反应皮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NK细胞活性下降。
2.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用PCR检测相关病原体和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
3. HIV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免疫痕迹试验、放射性免疫沉淀试验等。前三种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两种常用于确认试验。
4. PCR技术检测HIV病毒。
艾滋病是一种非常有害的传染病,由艾滋病毒感染(HIV病毒引起。HIV它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使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细胞,使人体失去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感染各种疾病,可发生恶性肿瘤,死亡率高。HIV人体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患艾滋病之前,可无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四、艾滋病的诊断
一、艾滋病的诊断
1.急性期
诊断标准:结合实验室,患者近期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HIV抗体可以从阴性诊断为阳性,或者只有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可以从阴性诊断为阳性。约80%HIV抗体可在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的筛查试验中检测出来,几乎100%的感染者在12周后检测出来,只有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或6个月内检测出来。
2.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结合流行病学史HIV抗体阳性可以诊断,或者只是实验室检查HIV可诊断抗体阳性。
3.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一个月;(2)慢性腹泻次数超过3次/天,>1个月;(3)6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4)口腔白念珠菌反复发作;(5)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反复发作;(6)肺孢子虫肺炎(PCP);(7)细菌性肺炎反复发生;(8)活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9)深度真菌感染;(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二、艾滋病虫害爬觉
感染艾滋病毒后,患者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很可能导致皮肤病。有些皮肤病会让患者出现皮肤昆虫爬行的感觉,如荨麻疹,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会严重危害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尽可能控制病情,使患者的身体改善,从而减轻症状,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