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科普 / 正文

“恐艾症”真的那么可怕吗?(恐艾症有多可怕)

那天,我的诊室来了这样一位病人。

他看上去一脸担心,手里拿着张湿纸巾,小心翼翼地在凳子上擦了三遍才僵硬地坐下。

“恐艾症”真的那么可怕吗?(恐艾症有多可怕)

跟自己战斗了一番以后,他终于一鼓作气抬起头说:

医生,我觉得自己有艾滋病。

循循善诱下,我了解了他的故事。

小张从小家教就严,父母对其要求高,日常言行要求严厉,如饭前饭后必须洗手等,家里条件也不错,经常有父亲的外国朋友来家里短住,父亲会敦促小张抓住机会练习英语。

上大学后,在学校图书馆,小张在一本书里了解到,国外艾滋病发病率特别高,艾滋病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治疗效果差。不知怎么地,他突然冒出奇怪的念头:

之前与外国朋友接触过,我会不会染上艾滋病了?我是不是没救了?

恰逢有些劳累,他随即联想:

完了,我是不是已经有艾滋病的症状表现了?

小张整天被这些“疯狂”的念头折磨,反复思索,有时甚至头皮发紧、呼吸困难、就像快要死了似的,那种感觉,真是太可怕了。

“自己得了艾滋病”这个可怕的念头怎么都挥之不去,小张开始反复到各地大型三甲医院及疾病控制中心检查。检查结果总是阴性,小张仍不放心,前述想法仍挥之不去。

渐渐地,他觉得这个世界很脏,到处都是艾滋病毒,反复洗手,成天生活在担心“被艾滋病污染”的恐惧之中;衣服、床单、被褥、枕套也是必须单独清洗、单独晾晒……继而,他不敢与同学合住宿舍,周末回家也不敢与父母同住、同吃,担心会被艾滋病感染。

小张成天生活在反复清洗、恐惧担心、反复思考诸如“我会不会染上艾滋病”等问题之中,退学回家仍无改善,甚至不敢出门、不敢与人说话,说话后也会反复在脑子里念叨“我会不会被感染上艾滋病”等。

这些表现折磨小张近半年,弄得他痛苦不堪。在家人及传染科医生的反复建议下,小张总算勉强同意来看心理医生。

讲完后小张问,医生,我是不是得了“恐艾症”啊?

什么是“恐艾症”?

近几年,媒体报刊是有关于“恐艾症”的报道,尤其是报道有过高危性行为(如不洁性行为、同性性行为等)、接触可能存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沾染被污染的血液等,在普通大众中造成恐惧心理,甚至形成一种“流行性的恐艾”现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很多人在获悉艾滋病的部分信息,在初期有此担心也属正常反应。

但,之后这种担心愈演愈烈,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流等,则属病态表现。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恐艾症”这种疾病的诊断标签。

“恐艾”的行为表现及情绪反应等,属于一种综合征或症状群,从医学角度分析,可以见于如下一些疾病:

1.强迫障碍

上面例子中的小张,最后确诊患有强迫障碍。

他的“恐艾”心理属于一种强迫观念,继而衍生出“担心遭到污染”的强迫观念,强迫性疑虑、强迫性清洗等。他的脑海被这些想法占据,这令他焦虑不安,甚至出现了“像快要死了似的”的惊恐发作症状。

为了抵消强迫观念带来的不安,他反复地接受检查、反复地进行清洗,然而这并不能带走他的不安,于是,强迫的清洗和检查变得更频繁。

2.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会为了“确认”自己患上某种重病而反复检查,并且认为诊断他“没病”的医生是庸医;而在这之前,患者可能发现身体上存在某些和这种重病恰好一致的症状表现。

少数有“恐艾症”表现的人,会对自己的些许不适解释为染上艾滋病而焦虑、害怕,尽管有反复的医学保证(如多次检查均正常),个体害怕或坚信患病的观念仍持续存在,一直确信自己患了艾滋病。

3.疾病恐惧症

这种恐惧症,和动物恐惧、幽闭空间恐惧等疾病同属一类,实为“特定恐惧症”的一种。

这类患者,反复担心自己患上癌症、性病或其它像艾滋病这样的严重疾病,当这种想法不出现时,患者能意识到这种想法是不正常的,部分患者会回避到医院检查。

4.流行性癔症(集体癔症性发作)

偶尔新闻报道,某小学生肌注疫苗后出现不适反应,怀疑疫苗质量有问题,随之不久,班上大部分同学出现相似的不适反应,后经证实,疫苗质量没有问题。

这实乃一种流行性癔症发作,这种“流行”情况最易发生在关系比较亲密的同伴年轻女性之间,典型情况是流行首先发生于群体中具有高度暗示性、表演性及关注焦点的个体,这个首发的病例可能是来自对躯体疾病威胁有一般性了解的个体,也可能是对某个熟人感染疾病特别关注的个体,或者可能存在与所担心疾病无关的某种不适。

对大众而言,艾滋病的可怕程度,已经超出了它本来的威胁性。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被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周围,与其有过接触的人也会表现出“患病”的症状,并为此恐慌不已,而且这种“患病”能够神奇地“传播”给更多接触过“发病者”的人。

5.躯体妄想型障碍

这类患者极少,他们本身可能就存在人格障碍,比如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行事多疑、个性固执甚至偏执。

与之前几种情况不同,这类患者可能完全没有过任何“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的经历”,就是“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检查结果并不能纠正其看法。

此类患者,坚信他们患有躯体疾病或躯体畸形,无法用事实纠正,但没有明显焦虑反应,也缺乏明显的求治动机。

5.急性应激障碍

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非常少见。

患者可能偶遇与艾滋病有关的突发事件,如媒体报道、在公交车上被人扎针(后经证实是清洁注射器)等状况,随即出现紧张、恐惧、呼天抢地哭泣的表现,不断念叨“完了,完了,我被传染艾滋病了”。

6.其它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等其它精神疾病,也可能在疾病的某个时期存在“恐艾症”的行为与表现,此时专科咨询诊治尤其重要。

假如“恐艾”,该怎么办呢?

假如曾有过不用安全套的性行为、或者曾经有过其他高风险的行为,存在患病的担心是正常的。

目前,国内医院对艾滋病的血液检查是免费的,一般情况下,在高危行为三个月后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果是阴性的,就不需要再有担心了。

然而,假如检查之后,担心不仅不能平复、反而愈加深重,不得不通过反复就医、检查等行为来缓解焦虑,甚至对身体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建议去医院的精神心理科看医生。

就像前面说的,“恐艾”行为或表现可能是多种心理疾病的“共同”表现,针对不同诊断需要进行不同治疗。

因此,就医是自我处理中最好的选择。

相关文章

可能喜欢的文章

最新文章

  • 心理咨询师证在哪报班好呢多少钱啊一个月工资
  • 国考心理咨询师证书有用吗多少钱一个月
  • 卫健委针灸师证书有什么用途吗多少钱
  • 运动营养师证书有用吗多少钱一个
  • 保健按摩师资格证取消什么意思
  • 健身教练证在线考
  • 按摩师证多少钱
  •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技术可以干什么
  • 新媒体运营师证好考吗现在怎么样
  • 康复理疗师证到哪里考试好考
  • 铜仁康复理疗师培训证
  • 国内有什么营养师资格证
  • 企业培训师证哪家好平台考
  • 新疆中医康复理疗师证医院承认吗(东营中医康复理疗师证哪里考)
  • 石家庄市幼儿园保健医证怎么考报名时间
  • 泌尿结石疾病困扰(泌尿结石疾病困扰有哪些)
  • 女生考瑜伽证多少钱一个月
  • 怎么做西红柿炒鸡蛋好吃?了解西红柿炒诀窍
  • 女人吃蛋白质粉的好处和坏处,蛋白质粉对女性的好处
  • 国职健身教练证退税
  • 按摩师证可做项目经理吗多少钱一个月呢工资多少
  • 办个健身教练证要花多少钱呀
  • 按摩师证有哪几种类型的
  • 小儿推拿是否有资格证
  • 报考中医针灸师证书的作用大吗
  • 白血病捐献骨髓的步骤
  • 保健按摩师证高级有用吗多少钱一年
  • 分宜健身初级教练证
  • 针灸师证有什么好处
  • 包茎必须及时早治疗
  • .湘ICP备17004542号-1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