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发性糖尿病常见
胰腺疾病和继发性糖尿病
胰腺除了分泌胰液参与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外,还是胰岛素的内分泌器官。严重的胰腺病变会导致胰岛素生成和分泌紊乱,并导致糖尿病。
药物及继发性糖尿病
有些药物会导致糖耐量损伤甚至糖尿病。常见的药物有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和一些降压药。然而,药物引起的高血糖发病率较低。除了药物因素外,患者自身的内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内分泌疾病和继发性糖尿病
生长激素瘤
这是一种由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综合征。儿童发病可表现为巨人症,成人发病可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2.皮质醇增多
这是由肾上腺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的皮质醇引起的综合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3.醛固酮增多
这是由于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高血压、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会损害胰岛的分泌功能,导致高血糖。
嗜铬细胞瘤
这是由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嗜铬细胞肿瘤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高血压和高血糖。
此外,甲亢还可伴有高血糖。二、继发性糖尿病的病因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加速肠壁血流,增加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因此餐后血糖显著增加,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也可能异常,但不是糖尿病。糖尿病的鉴别如下:
(1)甲亢有突眼、多汗、急躁、低热等特殊症状(37).5度上下),肢端震颤;
(2)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和基础代谢率增加;
(3)气短、心悸、心跳忽快忽慢、体重不长;
(4)女性月经紊乱,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2.肢端肥大
生长激寨分泌过多是由垂体前叶病理因素引起的,导致糖代谢紊乱。鉴别要点如下:
(1)肢端肥大的特点是身材大或舌头大(语言不清),手指粗大,手掌变厚,脸变丑,严重者视力下降;
(2)肢端肥大症状后多出现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等);
(3)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不易控制血糖和尿糖;
(4)部分患者糖尿病症状可自行缓解或消失。
3.嗜铬细胞瘤
本病与糖尿病的鉴别点:
(1)该肿瘤会导致血压波动较大,因此在临床发现阵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时,应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检查;
(2)高热、休克、急性腹泻等特殊表现型;
(3)发作时血液、尿液中儿茶酚胺和儿茶酚胺代谢物增加;
(4)静脉肾盂造影,肾b超,CT,肾脏被肿瘤压迫、移位和肿块。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某种疾病的过程中,如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呈阳性,类似糖尿病。糖尿病的鉴别点是血糖升高和尿糖呈阳性是可逆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旦停用,血糖和尿糖就能恢复正常。
5.柯兴氏征候群
这种,又称皮质醇增多症,是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糖异生旺盛,抑制葡萄糖的使用,对抗胰岛素,所以糖尿病可发生在息本病中。这种疾病有以下特点,但没有糖尿病。两者可以区分:满月脸、颈部脂肪隆起、向心性肥胖、体毛增多、皮肤紫纹、肌肉萎缩、易骨折、易感染、易发痘痘、性欲下降、精神症状(如失眠、抑郁、易怒、幻想、记忆丧失等。
胰岛a细胞瘤
胰岛a细胞产生胰升血糖素,能迅速动员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比肾上腺皮质激素更有效。患此瘤时,胰升血糖素分泌较多,因此血糖升高。该肿瘤与糖尿病的鉴别诊断主要为:
(1)腹部有时可触及包块;
(2)上腹痛常发作;
(3)胰升血糖素增多可在血清中测量;
(4)B超、CT或者核磁共振胰腺扫描可以发现肿瘤。
7、胰腺炎
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可能会在病程中继发性糖尿病和糖耐量下降,通常是短暂的,但也有少数患者演变为永久性糖尿病。鉴别点是胰腺炎,糖尿病,糖尿病随着胰腺炎的改善或治愈而减少或消失。
8、胰腺癌
糖尿病的症状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或病程。据研究,胰腺癌和糖尿病是相互因果关系的。胰腺癌可诱发糖尿病,糖尿病也可并发胰腺癌。鉴别方法是,这种疾病可以在癌症治愈后消失。如何治疗继发性糖尿病?
1、一般治疗
在确诊糖尿病后,患者需要提前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采取措施控制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以确定需要服用的降血糖药物的数量。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分为口服和胰岛素注射。对于饮食控制和运动调节无效的患者,可选择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降糖药物,以快速降低血糖。在用药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注意及时就医。胰岛素增敏剂和常用药物外,胰岛素增敏剂和α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常选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一般来说,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可以直接用于治疗。当病情发展到2型阶段时,患者需要在注射胰岛素的同时服用相应的降糖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3、运动治疗
该方法主要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患者的抗胰岛素敏感性。在持续运动中,患者的体重会减轻,体内的脂肪含量会大大降低,从而达到缓解疾病的效果。在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方面,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四、继发性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现在你有糖尿病眼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建议:尽快到正规的专业糖尿病医院进行眼底、眼压,A上下肢动静脉血管彩超检查。糖尿病患者引起的并发症很多,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在慢性并发症中更为常见。其次,心血管疾病也容易发生,还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甚至严重失明。
因此,要注意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可以服用一些草药降糖,如胰清糖素,可以帮助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平衡营养。在饮食方面,食物必须要求高,即清淡、高维生素、高蛋白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如面条、各种粥、牛奶、豆浆、藕粉、鱼、虾、瘦肉糜等。记得不要挑食新鲜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