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1岁以内宝宝不能吃的8种食物 宝妈要牢记
婴幼儿摄入味精是孩子缺锌的直接诱因之一。
一般来说,成人适量食用味精是有益的,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在肝脏的代谢作用下可转化成营养物质——氨基酸。而谷氨酸钠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它能与婴幼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锌,随尿排出体外,导致婴儿缺锌,进而造成婴幼儿味觉变差,智力减退,厌食,生长发育迟缓及性晚熟等。
因此,1岁以内不能吃味精,一周岁以后也尽量避免吃味精。
腌制食品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各种腌制食品和香肠,以及熏肉等盐分较高,又是熏制食品,对胃肠黏膜有较大的刺激性,而且这类食品中维生素含量很低,对孩子成长也不利。我们大人都应该少吃,更何况一岁以内的孩子呢,要坚决杜绝!多大都不要给宝宝多吃的。
由于鲜牛奶中含有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太小的孩子喝了不易消化,所以半岁以下肯定是不能喝鲜牛奶的。这段时间的最佳食物就是母乳,实在没有条件的,可以用配方奶代替。6个月到3岁的孩子最好喝配方奶粉,里面含有很多鲜奶中没有的营养,如微量元素以及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等。
3岁后,可以开始喝鲜牛奶。喝奶量主要看添加主食多少而定,1岁以上的孩子至少要保证每天350毫升的量。未经消毒的鲜牛奶一定要烧开了喝,袋装或盒装牛奶已经消毒,可以直接饮用。但是太冷的话,孩子胃肠会不适应,最好还是加热一下。但牛奶不宜反复加热,否则会损伤其中的营养物质。
一岁以内,我还是提倡不要吃海鲜的好,尤其是虾类,因为一岁内的宝宝肠道阻挡过敏原的能力比较差。吃这类海鲜很容易导致宝宝患哮喘及过敏性疾病(湿疹、荨麻疹),以及吃海鲜之后宝宝非常容易拉肚子,因为他们的肠胃还没发育好呢?
柑橘含有叶红素,6个月前不建议喂食,6个月后给宝宝喝也必须少量,因为过多的胡萝卜素积累会让宝宝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还可能导致宝宝夜惊、啼哭、说梦话等。
如果是过酸的柑橘,还会刺激宝宝娇嫩的食道,让宝宝变得不爱吃饭。
①宝宝肠胃消化功能不完善
一岁以内,宝宝的肠胃消化器官发育都不完善,宝宝在吃蛋清后没办法完全消化,未消化的蛋白在经过小肠和大肠时,会帮助某些有害细菌的繁殖,在有害细菌繁殖的过程中,可能会伴有气体产生,进而造成宝宝腹部闷胀,疼痛等症状以及伴有臭气。
②宝宝肾脏功能不完善
蛋清即是蛋白,而蛋黄以及宝宝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中都含有维持宝宝生长发育的优质蛋白,而且这些食物的量基本可以满足宝宝的需求,所以这时再给宝宝吃蛋清将会导致蛋白过多,过多的蛋白将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无疑是对于宝宝解毒排泄功能较弱的肾脏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宝宝的肠胃来说反而会增加它的负担了。
③现在的鸡蛋,大家都懂得,蛋清中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摄入过多,对宝宝危害极大。
所以,一岁内的宝宝还是不要吃蛋清部分的好。
豆类含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可促使甲状腺素缺乏,机体为适应这一需要使甲状腺体积增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害,故儿童不宜常吃多吃豆类食物。
孩子对豆制品不能多吃的,会产气,或者是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等情况的,如果孩子平时容易腹泻那是不建议给孩子吃的。
1岁宝宝注意事项
1、宝宝穿鞋:这个阶段有的宝宝已经会走了,有的宝宝还没会走路,这时你要准备好一双鞋子给宝宝穿哦。这时候买的鞋子应该买大一些,以免影响到宝宝足部的正常生长发育。给宝宝挑一双合适的鞋子很重要。
2、婴儿按摩:通过对皮肤的抚触刺激,可刺激到宝宝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神经系统。经常帮他按摩身体,对他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龋齿:宝宝容易患龋齿是因为爱吃细软的食物,比如糕点、饼干、糖果、果汁等。这些食物含糖多,又容易粘在牙上不容易清除,对细菌的繁殖有利。宝宝一旦有龋齿,一定要尽快带他到医院处理。
4、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对孩子危害大,重者可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平时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天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1岁宝宝早教注意事项
1、有些父母不顾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硬性地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让婴幼儿像学生那样坐下来学习,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时间,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2、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
3、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像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4、家长们应该采取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避免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