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疗五类
分类
1.根治性化疗
一些对化疗药物敏感的癌症,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和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可以通过简单的化疗治愈。这种以治愈癌症为目的的化疗称为根治性化疗。
2.姑息化疗
当大多数晚期癌细胞被广泛转移时,目前的技术水平是不可能治愈的。化疗的目的是控制癌症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或通过化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种化疗被称为姑息化疗。
3.术后辅助化疗
虽然手术切除了肿块,但可能会发生临床检测不到的潜在转移,或者少量癌细胞脱落在手术伤口周围,通过化疗杀死残留的癌细胞,以防止癌症复发和转移。
4.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可缩小病变,方便手术切除,或缩小部分失去手术机会的病变,杀死潜在的转移病变,降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5.腔内化疗
通过体腔内给药(如腹腔、胸腔内给药),使体腔内局部暂时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达到提高局部疗效的目的。二、化疗各种适应症
适应证
化疗需要选择什么,选择什么方案?﹖肿瘤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这个问题的专业性。一般来说,化疗应在以下情况下进行:
1.对化疗敏感,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的恶性肿瘤可通过标准化疗治愈。如小细胞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绒毛膜癌、生殖细胞恶性肿瘤等。
2.手术前或敏感或相对敏感,术前或术后化疗。
3.晚期恶性肿瘤姑息化疗。
4.绒毛膜上皮癌、霍奇金病、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胚胎横纹肌瘤、尤文肉瘤、小细胞肺癌等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是化疗的首选。
5.晚期癌症或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患者,无手术和放疗指征。
6.需要综合治疗化疗指征的患者,包括手术前后或放疗前后需要辅助化疗的患者。
7.局部化疗患者采用特殊给药方式。
(1)癌性胸腔、腹腔、心包积液需腔内给药。
(2)脑脊膜转移需要鞘内给药预防或治疗。
(3)某些组织器官的原发灶或转移灶需要动脉给药。
8.上腔静脉压迫、呼吸道压迫、颅内压道压迫和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可化疗急症治疗,以减轻症状,然后进一步采用其他治疗。三、化疗的几种副作用
副作用
化疗药物是细胞毒药,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毒副作用,最常见的是:
1.消化系统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排便等。恶心呕吐是化疗中最常见的反应之一。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强有效的止吐药,大大减轻了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反应。
2.骨髓抑制
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一般化疗停止后1~2周恢复,一些严重的骨髓抑制也能有效改善白血病和血小板,不用担心。
3.脱发
有些化疗药物会导致脱发,但脱发是可逆的,停止化疗后会长出新的头发。
4.其他
如肝肾功能损害等。
大多数化疗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是可逆的,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辅助药物来控制或减少毒副作用。然而,化疗毕竟是一种相对激烈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化疗适应证,制定化疗计划,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四、化疗各种禁忌症
禁忌证
1.患者身体状况不佳或年龄过大,无法承受化疗。
2.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如肝肾功能障碍严重者)。
3.早期癌症(如原位癌和Ⅰ手术切除成功的病例一般不需要化疗。
4.经过多次化疗产生耐药性,更换化疗方案仍无效的,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5.少数癌症本身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化疗难以达到预期疗效。其他治疗方法(如生物免疫治疗)可能会使患者受益。
老年体衰或恶病质者;
过去,血象长期低或有出血倾向的多程放疗或化疗;
肝功能障碍和严重心血管疾病;
贫血、营养障碍和低血浆蛋白;
骨髓转移患者;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
有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的患者;
患有心肌病变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阿霉素、软红霉素和金属抗癌药物;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禁用博莱霉素和平阳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