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打狂犬病疫苗管几年了
人们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身体会产生抗体,一年内有效,狂犬病疫苗注射,一年内多次咬伤,不需要再注射,但每次必须清理伤口,以免引起炎症,患者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对于一般咬伤,无轻微擦伤或皮肤出血抓伤,疫苗1安瓿应在第1、3、7、14、30天注射,儿童用量相同。除上述方法外,严重咬伤患者还应在0、3天内注射双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血清注射应在任何部位咬伤。狂犬病疫苗注射后,患者应注意饮食,尽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因为狂犬病疫苗注射后,少数患者会有局部反应,如疼痛或红肿。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最好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不要低估狂犬病的危害。接种疫苗后,注意保健。2、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什么?
两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是冻干粉注射。我国自2004 2014年开发人体双体细胞狂犬病疫苗 年,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上市。 [1] 人用精制 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均为轻度混浊白色液体,长度超过30个dsRNA干扰毒性问题是世界风险 [2] ,硫柳汞防腐剂长期形成可摇散沉淀。疫苗对预防伤口感染有很好的作用。
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对象可分为两种 :
一是防止暴露后(咬伤、抓伤后),二是防止暴露前(无咬伤、抓伤)。
⑴预防咬伤后(暴露后)。 任何被狗、猫、狐狸、狼、臭鼬、浣熊狐狸、狼、臭鼬、浣熊和吸血蝙蝠(包括看似健康的动物)咬伤和抓伤(即使是轻微的抓伤),受损的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疫苗。
⑵防止无咬伤(暴露前)。 疫区兽医、动物饲养管理人员、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养管理人员、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病毒实验人员、疫苗制造人员、狂犬病医务人员、洞穴工作人员、与其他哺乳动物频繁接触的人员、严重疫区儿童、邮递员、游客,均采用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三、狂犬疫苗的具体接种方法
(1)咬伤后预防。对于一般咬伤,即皮肤无出血的轻微擦伤、抓伤或损伤,应在0(第一天,注射当天)、3(第四天,以下类推)、7、14、30天内注射疫苗1安瓿,儿童用量相同。对于严重咬伤,除上述方法外,应在0、3天内注射双重疫苗,并在0天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40IU/kg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体重),浸润咬伤局部和肌肉注射。
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的人,必须在疫苗全程注射后加强注射2~3针,即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加强注射1针。凡注射疫苗 1天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肝硬化、免疫缺陷、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老年人、严重营养不良、咬伤后48小时开始免疫等7种情况,应在第一次注射时增加2~3倍的疫苗量,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此外,虽然有些病毒受轻伤,但侵入更多的病毒或伤害丰富的神经部位,也可能出现潜伏期短、单一疫苗无效的病例。最近,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建议,抗血清应用于破皮咬伤的任何部位。
(2)对未咬伤健康者进行预防注射,可在0、7、21天内注射3针。1年后加强1针,1~3年后再加强1针。
(3)上臂三角肌内注射疫苗。儿童应在大腿前外侧注射肌肉。
(4)使用前将疫苗摇成均匀悬液。四、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伤口处理
(1)及时清洗消毒伤口(最好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预防狂犬病具有重要意义。先用3%-5%肥皂水或00.1%新洁尔灭绝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对于较深的伤口,用注射器将伤口深部填充清洗,使其全面彻底。用75%乙醇消毒,然后用浓碘酊擦拭。局部伤口治疗越早越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局部治疗也不容忽视。此时,如果伤口结痂,结痂去除后应按上法处理。
(2)伤口不应包扎或缝合,开放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伤口必须包扎和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应确保伤口已完全清洁和消毒,并按上述方法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3)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4)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注射在严重咬伤者伤口周围和底部。
(5)如果免疫效果,疫苗的预防效果主要是中和抗体水平和保护率。第一次免疫,中和抗体在接种疫苗后7~10天出现,5次免疫后可达到保护水平(要求≧0.5IU/ml)。抗体维持时间至少半年。全程接种半年以后再次咬伤者应重新进行全程免疫。
经济条件允许或严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