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滞血瘀证推拿处方
在中医理论中,“气滞血瘀”是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特点是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推拿等手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化血液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要明确的是,治疗“气滞血瘀”的原则是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辅以调和气血为辅,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推拿手法:
1、拇揉合谷穴:这个穴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肝之募穴,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操作时,用大拇指揉按这个穴位,力度适中,每天按摩一次,每次2-3分钟。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髌骨下方的凹陷处,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具有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功效,操作时,用食指按压这个穴位,力量适中,每天按摩两次,每次5-10分钟。
3、推脊柱:通过推脊柱,可以改善脊髓功能,舒缓神经肌肉紧张,缓解疼痛,操作时,从尾椎部开始,向上推到颈部,每个部位都保持10-15次,每天进行一次。
4、揉肩颈:通过揉肩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提高免疫力,操作时,将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左肩颈,左手的手掌放在右肩颈,以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每组15次,每天进行一次。
5、振臂摇肩:通过振臂摇肩,可以放松肩部肌肉,增强肩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操作时,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用力向左右摆动,每个动作保持10-15次,每天进行一次。